利用ChatGPT撰写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相关的文献综述含详细过程
1、爬取国内相关文献摘要通过Python获取文章的基本信息和详情页链接,再通过详情页链接来获取文章的摘要。摘要这部分涉及到一点逆向的知识,不熟悉逆向的同学可以用selenium库逐页爬取。这次我们加入了外国文献,从Web of Science上爬取了文章
2、提取文献结论采用Python+调用GPT3.5的api接口方式从摘要中提取到研究结论。
3、筛选优质文章(被引频次+下载频次+发表时间三方面指标综合评估)由于每次可以输入的内容有限,ChatGPT和GPT-4的记忆也都是有限的,因此直接把三百多篇文章都传上去会相当困难,设计一套算法筛选出有价值的文章是高效而便捷的方式。这一块内容许多的公众号都不会提到,然而这应该是大家最关心的内容。在这里,我设计了一套简单的评分标准,后续还会进行改善:总评分=被引频次*0.3+下载频次*0.7+附加分附加分为近三个月发表的文章独有的10分根据这一套评分标准,每年筛选出2019年之后排名在前8%的文章,保存后上传给ChatGPT进行综述的撰写。对于外国文献,则采用的是被引用数的排序方式,筛选出了20篇文章。
4、用合适的prompt让ChatGPT写综述
在这个步骤中我推荐把需求进行拆分,一股脑地丢给ChatGPT并不容易生成自己需要的结果。首先,将文献结论上传后,需要先让ChatGPT根据研究结论的不同方向进行分类,然后再让ChatGPT根据自己的分类结果写一篇综述文章。此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定制自己想要的格式了。
# 中国式现代化与双碳目标:绿色低碳转型的交融路径
**摘要**: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在追求现代化和响应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碳达峰和碳中和)中的作用,分析了相关的制度、政策和创新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双碳目标,绿色低碳转型,生态文明,科技创新
## 前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和双碳目标的战略目标(孙代尧,2021)。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还包含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多个层面。双碳目标则是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制定的长期目标。
## 正文
###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历史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是习近平提出的战略目标,具有历史性意义(孙代尧,2021)。它不仅关注经济增长,还着眼于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和谐发展。习近平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的“两个创造”即创造性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创造性地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新内涵、新结构功能和新精神境界(孙代尧,20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石,是一种总体性历史叙述,通过思想源泉、党的领导、制度根基和经济社会发展为民族复兴提供支持(张伦阳、王伟,2023)。这种现代化发展模式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范例。
### 双碳目标与绿色低碳转型
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减排与增汇两种途径,推动能源效率、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转变,以技术、经济、制度多维发力(欧阳志远等,2021)。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金融部门的作用不可忽视。
ESG(环境、社会和治理)三要素对金融投资、企业财务表现、企业价值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多样化影响(钱依森等,2023)。中国可以借鉴国际上的金融支持经验,在绿色金融领域创新,完善绿色金融法律体系,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参与(孙秋枫、年综潜,2022)。
在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中,需要坚持先立后破、有序替代等原则,综合考虑国情、总体目标、发展理念和外部环境(郝宇,2022)。
### 教育与生态文明
教育在推动绿色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中起着重要作用。需要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思政,提升其系统性、有效性、学理性和实践性,使之贯通学思用、统一知信行(蒲清平、黄媛媛,2022)。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郝芳华,2023)。
### 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
科技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生态现代化中,科技创新需要遵循持续性、公平性、共同性、协调性等原则,充分发挥绿色生态技术的作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实现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贾淑品,2022)。
碳中和的经济学逻辑基于能源转型的产业转型,市场机制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金融可以赋能双碳目标和高质量发展(齐绍洲,2022)。
## 结论与展望
中国式现代化与双碳目标的紧密结合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绿色低碳转型将是一个长期、复杂且充满挑战的过程。未来,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创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国际合作,并在教育和文化层面
推广绿色发展理念。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将继续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将不仅对中国自身产生深远影响,还可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