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制造主客颠倒的理论源头
文\燕中伟
-
马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这样写道:
人们用以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这种生产方式不仅应当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来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表现他们的生活的一定形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马恩选集》1972年版第一卷25页)
-
在这段话中,我们不难发现,马恩格斯巧妙地颠倒了主客关系。如果,我们仅仅只是为了考察历史上的人是什么样的,这段话是正确的。历史上的个人是什么样的?确实“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但是,如果我们问,未来的人是什么样的?我们依然采用这一观点:“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就犯了主客颠倒的错误。
-
这段话要细心品读,因为在这段话中,存在着历史上的人,和未来人的区别。历史上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因为事情已经发生过,所以是定格了的。如同我们要确认一个嫌疑人是不是真的犯了罪,我们就要找到这个嫌疑人使用过的犯罪工具,例如是一把菜刀,和嫌疑人犯罪事实经过。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证据,我们就能判定嫌疑人的犯罪事实。那么,是不是我们只要没收了嫌疑人的这把菜刀,这个人在将来的日子里就不会再犯罪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
这便是马恩格斯的逻辑在这里出现主客颠倒的原因,他们把历史上的人和未来的人等同看待了。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提出以计划经济的方式来实现共产主义不得不失败的原因。因为未来的人是不会受物质条件所决定的。
-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马恩格斯理论,在认识社会(历史社会)上是正确的,但是在改造社会的问题上,他们出现了观点的错误。正是这一错误,让马克思主义成为机械的唯物主义。
-
-
笔者的话:
笔者是共产主义坚定的信仰者,更是坚定的探索者。对马恩理论的批判,目的只是希望心存共产主义信仰的学术志士,不要再一味地沉溺于马恩格斯错误的观点里不能自拔,错误地得出很多不应当有的结论。例如:共产主义是一定能实现的,但是要等几代或几十代人的慢慢摸索。以及得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些错误的结论。在别的文稿里笔者一再提出:十年,可以实现私有制向共产主义和平稳定的转变。然而,却找不到一个理性的论者。着实让笔者感到有些费解。你们是真的要安心等待几百年上千年,还是在你们的心中,共产主义已经名存实亡,已经再激不起半分讨论的兴趣?
-
其实,科学就是这样的,当你没有真正认识科学之前,一切问题都充满了玄妙。但是,当你真正认识科学之后,才会发现:越是科学的东西,越是常识的问题。
-
无论如何,笔者多么的希望我们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专家学者们,能真正开动起你们的思想,不要把精力一味地放在对马恩理论的自圆其说上,而是应当放在怎样科学建设共产主义方法的探索上。
-
国家需要的是具有真知灼见的,具有维护国家和平稳定持久发展的理论学说,不是脱离实际、夸夸其谈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