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593 1
2006-10-27

      取其精华――用“微观经济学”解决“强制难”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果ZF有了想要实行“经济强制”政策,ZF又怎么能让相关强制政策不被下级和地方ZF曲解,或甚至被抵制呢。

用整个“微观经济学”的相关框架就可以知道一点:微观经济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是很理想化的,直到2000年才开始在“诺奖”上倾向于一些真实经济世界的研究。比如说“实验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就是在2000年以后被广泛关注的,其中“信息不对称”、“交易费用”、“外部性”都说明了数理化和实证化的微观经济学是于实际的微观经济运动有很大漏误的。微观经济学必须要接受定性(非定量)理性的考验。

在实际工作中,即要有量化的指标,也要有一定的主观的考察。然而一个重要的技巧是――要先让量化的指标来授人以明确、深刻的印象,让下级有一个明白的心理底线,然后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即定的目标进行考察,并及时地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得下级能最终形成一个理性的认识,然后才能阶段性地层层升级考察范围和深度;只有这样下级才能更好地执行任务,而且执行得得体有效。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史告诉我们:人们总在认识自己可以接受的知识,那往往是很抽象的一个认识,不论是好懂、还是难懂,这都是第一步,因为一旦一个理论成为了某个人的抽象认识,那么这个理论就可以更明确、更坚定地占据在这个人的记忆之中。然后在实践中才可以不断地进行理论的谋合、自我的谋合和互相的谋合,那些谋合成功的人自然可以更好地回馈有用的新知,使整个知识体系流通了起来,或者说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创新就可以不断地互补,不断地向未来发起挑战。

所以解决向下的“经济强制”难的方法是:先让下级理解上级,了解上级,支持上级;先让下级能充分地认识到上级的决策的合理性;用资料和谈议使下级有一个明白的心理底线,进而让下级能自己做出的行为预测和建议;最后能让所有相关的上下级形成一个共同的目标或认识――然后在实际工作中认真仔细,检验所有人的容错和实干能力,必要时重新决策和重新的传议,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向共同的提高、实现共同的利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0-30 21:56:00

有政策就有对策,有时政策本身也是个对策。真正的政策是自我约束的,而对策都是对其他策略的约束。比如说人是有有限理性的,对人的政策就必须说明什么理性是本质性的。人上人再有人上的人,终究是有个人没有被约束到,所以民主需要一个最终的解释的。

谢谢关注!向各位请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