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1.SCI期刊<br>
SCI全程是ScienceCitationIndex,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创建于1957年。凡是被该索引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论文,均成为SCI论文。<br>
2.SCI分区<br>
在中国,SCI有两种分区:<br>
一种是JCR分区:<br>
另一种是中科院分区<br>
在国外,基本不存在分区概念,这只是一个参考,他们一般只投本学科权威期刊,不管分区的,但这些权威期刊一般影响因子都很高 JCR分区<br>
JCR将收录期刊分为176个不同的学科类别,每个学科分类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平均分为4个区:<br>
影响因子前25%(含25%)的期刊为Q1区:影响因子位于25-50%(含50%)为Q2区;影响因子位于50-75%(含75%)为Q3区:影响因子位于75%之后的期刊为Q4区。中科院分区<br>
中科院首先将JCR中所有期刊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天文、工程技术、医学、环境科学、农林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及综合性期刊13大类。然后,将13大类期刊分各自为4个等级,即4个区。<br>
按照各类期刊影响因子划分,前5%为该类1区、6%~20%为2区、21%~50%为3区,其余的为4区。<br>
两种分区比较学科划分不同<br>
科睿唯安JCR的JournalRanking没有设置大类学科,只分为176个具体学科,也就是中科院分区表中所指的小类学科。<br>
分区方法不同<br>
JCR是按照“平均主义”思想,根据刊物IF的高至低平均划分4个区,每个区含有该领域总量25%的期刊;<br>
中科院的分区如同社会阶层的金字塔结构,1区只有5%的顶级期刊,2~4区期刊数量也逐层增加<br>
指标取值不同<br>
JCR是按本年度公布的IF进行分区,中科院是按期刊前3年IF的平均值进行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