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是人类生存的方式
文\燕中伟
《十年,实现共产主义》这篇文稿的前言,写了很多篇了。结果都一一的被否。今天又完成了一篇目前来说是满意的。帖出来再沉淀一下。
-
-
什么是集体?集体,以称组织,在同一个管理系统下、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紧密联系的这个群落。
集体,不是先天就是这样子的,集体是后天形成的。是随着人类管理的形成而形成,发展而发展来的,集体是管理的产物。
就是说:当人类管理的形成,人类便从动物群体式的生存方式向集体制生活方式的转变。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管理的历史。
-
什么是人类管理?管理就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能让自己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能让人们形成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实现统一运动的手段。
-
管理如同串联珍珠的那根绳索,单个的珍珠一旦被串联起来,就会形成无限多种千奇百怪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
管理把单个人的串联起来形成集体,集体就成为了一个万花筒,例如集体里的一切:私有制、公有制、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科学技术、文化信仰,生产力的发展与落后、经济的高度发展与萧条,以及原始部落、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制和未来的共产主义制,以及人的自觉与不自觉等等,都是集体的产物。集体是人类管理的产物。因此可以说:如果没有人类管理的形成,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和文化包括人类本身,都将不会存在!
-
——这便是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集体的一经形成,它就让集体里的人不再像动物那样,只是为了独自的生存长期进行独立的劳动。集体让人与人之间实现了劳动上的互补。一开始的劳动互补是男的打猎,女的采集,之后一起来享用大家的劳动果实。随着集体的发展,例如在集体与集体之间,为了各自所需,他们形成了交换。随着交换的形成和发展,产品的价值,便随着交换和交换的过程中体现出来。产品价值的形成,让一些人从传统的劳动中脱离出来。他们在产品的价值差价中找到了剩余价值,因而形成后来的商业。除了商业,人们也从雇佣劳动中找到剩余价值。就是雇佣一批人来为自己劳动,劳动出来的总价值减去工人的劳动价值的剩余,就成为奴隶主、地主和资本家占有的价值。(参见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
-
所谓私有制社会,就是集体中人们为追逐剩余价值进行疯狂的、没有良心的相互竞争、相互剥夺、相互伤害的社会。这是第二个版本的丛林法则世界。唯有的不同,人类社会的丛林法则是完全建立在同类之间。从国际社会到国内社会,从国家组织到个人,都充满了侵占的欲望。
-
所以私有制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总是处于“恶性循环”运动的原因。长期以来人类慢慢形成的道德观念和法律,只如同猎人手里简陋的猎网,聪明的猎物总是有各种办法避开猎人的围捕。或许一些猎人本来就是批着猎人外衣的猎物。它们里应外合,狼狈为奸,常常让猎人的围捕变得千窗百孔,形同虚设。从而使私有制的竞争,不得不向着恶性竞争、野蛮竞争、不平等竞争的演变。使私有制社会的犯罪,不得不向着常态化发展。直到这个旧的管理体制再无法维护社会运作的基本秩序,在长期的社会动荡中又孕育出新的社会秩序之花。从而形成社会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觉悟和管理方法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
-
所谓共产主义,更确切的说:它是一种比私有制管理制度更加先进的集体管理制度。私有制的管理制度是把猎人转变成猎物。共产主义的管理制度是把猎物转变成猎人。正如提要中提到的阶梯式管理模式和循环式管理模式。阶梯式管理模式强调绝对管理,从而必然形成绝对反抗。随着反抗力量的递增,阶梯式管理模式也就慢慢丧失维持社会基本秩序的能力,使私有制社会进入“恶性循环”的旋涡。循环式管理模式强调绝对监督,从而让人们在强有效的监督作用下不得不高度自觉维护集体的良性运动,维护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和高度发展,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长治久安。
-
因此,所谓共产主义,就是在这样一种管理制度下,人们自觉自愿联合起来形成的、高度协调的集体制的生活形态。反之,所谓私有制:集体,只是人们群雄角逐的一个平台,强者为尊的争霸场所。以成为人类从野蛮向文明演变的过渡阶段,也是人类文明从低级向高级演进时期。
-
至此,私有制管理模式是怎样把猎人转变成猎物的?共产主义的管理模式又是怎样把猎物转变成猎人的?十年实现共产主义的原理是什么?下面,笔者就系统的来讲解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