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376 2
2011-08-15
在反思自己的思想形成的轨迹时我有一个体会:思想的诞生不是我有意识的“制造”的,而是有意识甚至无意识的“生长”的。我在“写作”过程中,我很少参与语言的出现,我只有在修改文章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作用,而且我的“心”自发地判断词句的合意性和适宜性,甚至“修改”与“斟酌”也是具有“自组织”特性。梦是自发的,其实,思想也是自发的。因此,我得出结论:思想有其自身的生长趋势,作家、专家、学者等不过是其代言人
    在学术思想史上,有很多发现和发明几乎同步出现的现象(“同步现象”):在科学发现的历史上,最著名的例子是莱布尼茨和牛顿几乎同时独立发现了微积分;在经济学史上,有名的例子是英国的J.V.罗宾逊的不完全竞争理论与美国的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也是同步但独立的同样发现;至于在技术发明方面,几乎同时申请同样技术专利的现象总是累累出现。此外,人类历史的“轴心期”期一些伟大的圣者同时提出同样思想的现象(如对仁爱的追求)也是大家熟知的。再次,不同年代的人进行同样的体验与认证也是一种“同步现象”---这也许是古今人对话的基点吧。以此,我更加确认我的论点:思想有其自身的生长趋势,作家不过是其代言人;只不过,有时候“思想”找到了2个或2个以上的代言人而已。由此推论,爱因斯坦虽然是“相对论”的唯一代言人,但肯定不是“相对论”唯一候选人
    那么,为什么“人”反而成了“思想”的“工具”呢?我认为,解释这种“客观事实”的最好依据是佛教“因缘论”:“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的“思想”的诞生肯定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当相应的条件具备了就肯定会催生“思想”的“诞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换句话说:东风吹来千舟竞发。“思想”的诞生如同自然界的万事万物的“诞生”一样,无非也是“因缘生、因缘灭”而已。一个人或几个人成为某一“思想”的发明者、发现者其实就是因为这几个人正好具备了“诞生思想”的一切条件。以此,我们得出的“思想”是:
    第一,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只是“思想”的众多候选人中的佼佼者而已,实际上你不行他就一定行,不要有非我不行的骄傲;第二,伟大的“思想成果”绝对不是一个人的独立成就,而是人类历史和世界各国这个人类大系统众多人的共同努力的结果,思想成果应该惠及四方和造福众生; 第三,一个人要成为“思想”的代言人必须自己努力,你努力越多,你越会成为“思想”的代言人,开动你的所有感官去豪迈地获取信息吧,这些信息在你的脑子里一定会逻辑的或归纳的或梦幻般的“生成”许多美妙的思想:这是一件不一定艰辛但肯定非常快乐的差事!第四,本文“思想”别处如有雷同,绝对不是巧合,但也绝不是我在“剽窃”别人的“思想”成果,只不过是科学发现中的“同步现象”又一例证而已。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8-15 19:40:16
呵呵 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6 09:00:2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