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税减半超预期等利好之下,8月28日A股反高开低走,一时间,找原因的矛头对准了量化投资,8月29日市场低开高走,亦有人感慨“量化拉盘也猛”。一时间,关于量化交易“助涨杀跌”的争议再次尘嚣甚上。
对此,某券商金融科技部门人士表示:近年来,每逢大跌,总有投资者质疑与指责量化,原因有三个:一是量化近来年规模扩张较快,“树大招风”,尤其是业绩上和主观多头相比,业绩较好,在震荡市场中赚到了钱引发质疑;二是某些游资可能使用量化交易,尤其是程序化交易,的确让投资者受损;三是,客观来讲,量化模型不透明,不公开,外界并不知道量化采用的是何种模型、何种策略,引发市场的各种猜测。
有量化私募表示,减半印花税对市场的影响并非仅仅是交易成本的减少,更在于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与提高市场的定价效率。
量化之所以引发更多关注度的原因还在于,印花税减半与证监会阶段性收紧IPO节奏、调降融资保证金比例、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三“箭”齐发利好之后,有券商预估市场可能会出现较大波动,因流动性突然放大而带来极端风险事件,部分券商暂停了一天网格交易中的量化T0算法服务,随着市场流动性释放,不少公司已经接到通知,在29日恢复了这一服务。头部量化因多是自建系统,所以并不在暂停行列。
有私募从业者指出,印花税减半首日市场高开低走,未能演绎上一次调整的暴涨,市场走势是由参与主体合力,最终形成的结果,单方面指责“量化”有失偏颇。当市场的生态和规则发生改变时,交易主体也要重新调整策略,未来一些量化投资基金的策略可能会失效,也要重新迭代升级。
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