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坏人多”的经济学解释
近来,总听人说河南坏人多,生为河南人就为河南人辩护几句。
假设1:世界上只有好人和坏人两种人。
定义1:环境好坏程度指数,一个社会中好人数量和坏人数量的比率。因此一个社会中好人越多、坏人少这个社会的环好坏程度指数越高。
假设2:一个社会环境好坏程度指数越高,那么这个社会越适于好人生存而越不适应于坏人生存;反之,则越不适应好人生存而适应坏人生存。即:一个社会的社会好坏程度指数越高,好人的生存成本越低,坏人的生存成本越高;反之,则反。
有A社会、B社会、C社会。假设3:A社会社会环境好坏指数>B社会社会环境好坏指数> C社会社会环境好坏指数
由于A社会是社会好坏程度指数较高的社会,因而A社会的坏人的生存成本较高,因此A社会的坏人必迁往坏人生存成本较低的社会,即B社会和C社会。同理B社会的坏人也迁往C社会,但不会迁往A社会。
由于B社会社会环境好坏指数大于 C社会社会环境好坏指数,因此,B社会坏人生活成本高于C社会坏人生活成本。因此从A社会迁出的坏人也多集聚于C社会。总之,有推论1:被B社会“挤”出的坏人都进入了C社会;被A社会“挤”出的坏人绝大多数进入C社会。
A社会社会好坏程度指数高于B社会社会好坏程度指数,因此,A社会的坏人生存成本高于B社会的坏人生存成本,所以,B社会更能容纳坏人。因此,有推论2:被A社会“挤”出的坏人数量远多于被B社会“挤”出的坏人数量。
综合推论1和推论2,C社会就感觉来自A社会的坏人多于来自B社会的坏人,从而感觉A社会的人比B社会的人坏。又因为有少量被A社会挤出的坏人进入了B社会,因此B社会的人也感觉A社会的人坏。
这就是河南的社会环境好坏程度指数较高,而河南人反被认为坏人较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