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藏经阁
162 0
2022-06-06
赤道 0
低 纬
中 纬
中 纬
高 纬
高 纬
60o N
30 o
30o S
60o S
90o N
90o S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与地图
1 、 地球的形状、 大小和运动
(1) 形状: 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 大小: 平均半径: 约 6371 千米; 赤道周长: 4 万千米; 表面积: 5. 1 亿平方千米
(3) 地球的运动: A 自 转与公转的比较
五 带 的 划
分:
(a) 地球五带的划分依据: 主要是根据有无太阳直射现象, 或者是有无极昼、 极夜现象来划分的。
(b) 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 把地球划分为五带: 热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热带 有太阳光直射现象, 终年炎热
南、 北温带 既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也没有极昼、 极夜现象, 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南、 北寒带 有极昼、 极夜现象, 终年寒冷。
2、 地球仪
(1 ) 经线、 纬线和经线圈
在地球仪表面, 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从赤道向两极, 纬线
逐渐缩短, 到两极缩为一点。 在地球仪表面,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 经线指
示南北方向, 各条经线长度相等。
经线圈是由两条相对的经线构成, 并且这两天经线度数之和等于 1 80° 。 任何一个经线圈都
可以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2) 经度与纬度
经度的划分: 以 0° 经线(本初子午线) 为界, 以东为东经, 以西为西经, 最大为 1 80° (1 80°
以东为西经, 以西为西经)。 向东度数越来越大为东经, 向西度数越来越大为西经。
符号: 东 E 西 W。
纬度的划分以 0° 纬线(赤道) 为界, 以南为南纬, 以北为 北纬, 最大
到两极为 90° 。 向北度数越来越大为北纬, 向北越来越大为 南纬。 符
号: 南 S 北 N。
(3) 高中低纬的划分: 0° ~30° 为低纬, 30° ~60° 为中 纬, 60°
~90° 为高纬。
(4) 东西半球的划分: 西经 20° 向东到东经 1 60° 为东半 球, 西
经 20° 向西到东经 1 60° 为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以南为南半球。
(5) 经纬网
A 确定地球上一点的地理位置
(a) 确定度数。 根据横纬纵经的原则, 按照题目 要求写出经纬度。
(b) 确定东西经和南北纬。 首先回忆符号: 东 E 西 W; 南 S 北 N。 然后根据度数变化规律确
定符号。(向东度数越来越大为东经 E, 向西度数越来越大为西经 W, 向北度数越来越大为北纬 N,
向南度数越来越大为南纬 S)
围绕中心 运动方向 运动周期 地理现象
自 转 地轴 自 西向东 1 天 昼夜交替, 地方时差
公转 太阳 1 年 四季更替, 形成五带
北寒带
北极圈(66.5° N)
南极圈(66.5° S)
北回归线(23.5° N)
南回归线( 23.5°
赤道(0° )
北温带
热 带
南温带
南寒带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pdf
大小:(3.13 MB)

只需: 10 个论坛币  马上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