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无知求知在2007-12-1 11:58:00的发言:确切地说,任何事物(包括劳动在内),只要有一个人认同就具备了最起码的价值.如果有第二个人认同,那就具备了最起码的交换价值.
如果劳动不考虑其他人的需要,那么这样的劳动就只有劳动者自己认同.虽然这已经具备了最起码价值,但这样的劳动并不具备交换价值,因为还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同才会具备交换价值.
注意,价值与交换价值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从而,你这里的价值可以称之为"个别价值",然而在商品经济时代,----马克思讨论的就是商品经济,这种个别价值有什么用呢?这时,个别价值与亏损是同意语.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投入了成本!你的"个别价值"丝毫不会给你任何现实的经济利益,所以,才有了斯密的三种收入论和萨伊的三要素论.这二人实是一回事,即,在长期内,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必须表现为由这三方面来决定----注意,这是一个语言的翻译或述方式问题,从而其本意并不是先有工资,收入和地租的价值确定,从才有相应商品价值的确定,而是,后者如果不能在市场中获得则没有这种商品在市场中的存在!注意,要体会斯密的均衡思想,才能理解上述解释.对此瓦尔拉的讨论是最为明了的.
所以,就上述问题抨击二人者,不是有政治目的,就是白痴,再就是人去亦云而不肯自己动脑的受蒙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