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研
1996 3
2006-10-29

本文作者:赵清华(绰号),06年考人大金融406分,金融实验班,公费。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去年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准备我的考研复习的,不过当时想报考的并不是人大金融^_^ 留下一点东西吧,为这一年的生活画上一个句号。不能说是经验,只能说是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考研历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报考志愿
重复我以前说过的话。考研对于一个大学三年并没有完全是混过去的人而言,虽说不会太容易但也不会是太难的事。只是有一个前提,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尤其是对自己公共课到底能够考得怎么样有一个底。要报考比较好的金融院校,如光华、道口、人大,公共课至少要有280,这是底线。一般而言,合理的估计是政治、英语150,数学。对部分人而言,英语75可能稍显困难,那么数学一定要多拿分。专业不要指望会有多高的分数。大家一定要把意愿学校的专业课考题找出来看看,同是金融学,各个学校出题风格是大不一样的,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才能事半功倍。去年的这个时候,本来我是打算报考五道口的,但是把历年试题翻出来一看,发现完全不适合自己——太多开放性的试题了。而我喜欢的是一些理论上的问题,从来只会回答我有把握的问题,所以我选择了人大金融。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人大金融确实考的都是一些书上的东西,不会让你联系实际或是怎样。

关于
作为一个理科生,政治的其实是可以上一上的。一方面可以听老师讲一遍,印象比较深刻,另一方面7、8月份的时候天气比较不好,可能会比较浮躁,看不下去书,去听听课,还可以吹吹空调 个人认为启航杨凤城老师毛概讲得实在是好,号称是人大马列学院的,有机会还要去听听他的课。
至于数学,貌似没什么意义,本来是抱着最后拿奖学金的想法去的,可惜考试时正交化公式忘了555555 数学重要的还是自己做题,题海战术永远都是正确的。

关于租房
有条件的同学,其实我建议可以出去住四个月,这绝对是净现值大于零的投资。一个人在外面住,可以排除宿舍的不良干扰,以及9月份那个非常时期的种种刺激。比如总会有人来说保研、找工作之类的事情,可能会使定力不强的人受到严重的影响


关于政治
强烈建议复习政治一定要注意原理,不要希望最后听谁的押题,现在5到材料分析题,谁敢说他押得到??将近一年,并不是没有时间准备政治,7月份在上考研班的同时就可以着手政治的复习了。另外推荐大家把马哲、马政经、和毛概的教材(高教版)找出来看,这些都是已经成为体系的东西,看看教材,把握一下脉络。邓三考得都是最新的东西,只能到时再背资料了。为什么会推荐大家看教材,而不是像某些老师宣传的那样看他们的讲义就够了。大家可以把历年政治考题翻出来看看,所有的东西在书上都有,讲义就不一定了。而且讲义为了压缩容量,删去了太多的东西,没有连贯性。三本教材都很薄的,没事翻翻,这样50分的选择题就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了。高教的红宝书其实内容也挺全的,对照着大纲复习知识点也是不错的。每天看两个小时左右的不会觉得很枯燥的,间或还能做做谁的2000题。

关于数学
绝大多数的人都推荐一开始就看李永乐或陈文登的复习指南,但我却不建议这么做。我觉得复习指南其实并不适合做为第一轮复习的辅导书。首先,它不是一本同步的辅导书(比如说有可能在第一章涉及到第三章的知识)对于大部分数学已经扔了近两年的、并且之前并没有大量做过高数习题的人而言,会造成一定的障碍。其次,上面的题量太少。题或许很典型,但一个题型只有一道题并不能很好的达到目的。最后,上面有些题及方法比较偏,没必要在开始的时候就接触,并且会造成对经济类数学考试难度的误解。我当时是从4月份开始数学的复习的,一边看数学分析,一边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严守权编写的微积分习题集。有人认为看微积分是浪费时间,没有必要。但我还是推荐有能力的同学尽量把相关章节都看了,熟悉上面的定理推导以及例题。所谓数一、数二、数三、数四都是从数学分析里面脱胎出来的,绝大多数的题目都能在数学分析上找到原型。以数四而言,考过不止一次数学分析上面的定理(在经济学数学教材中不作为定理)。之所以推荐严的微积分习题集,是因为它完全是同步习题集,而且题很典型,题量够大,每一章都有选择填空题各一百道,以及一百到两百道大题。并且所有的题目都有详解,解法也比较正常,不像陈文登的某些解法只能用于某一道题。到7月份时,我大致把微积分习题集做完第一遍了(第一遍做得很苦,很少有会做得,大多都是看的答案……)。但这样做过之后,在上文登数学班的时候,我发现他讲过的任何一种题型我都已经见过了,也就安心了。后来又做了李永乐的基础过关660,同样推荐。最后十月份的时候花一个星期的就把文登的复习指南做完了(太偏的题skip),上面的关于不等式证明以及微分中值定理的部分还是不错的。
P.S.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是冲着满分去的,所以注重的还应该是基础,难题一年最多两道,大不了不做了,而且还不可能全部会,总还能拿一些分的。只要保证前面会做的题一定不做错,数学以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关于英语
英语我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了,本来自我感觉还不错(四、六级都是85左右),一直也都在做阅读,做了两本220。但当我做真题时才发现自己对考研阅读真是无能无力…… 不管怎样都会错四五个,七八个。完全不是词汇的问题,哪怕我能把全文翻译出来,还是选不出正确的答案。后来,英语考试结束后,看到各个辅导学校的著名老师作出的答案同样存在争议的时候,一下子就释然了。
唯一的建议是作文一定要早练,一个星期至少写一篇吧,就算是不写,抄一片范文也好,熟悉一下常用的句型、词汇。

关于专业课
西经:个人认为西方经济学最重要的是多看书。只看高的书不仅是不够的,我还建议把高的书作为应试的参考书目放到最后再看。9月份之前,我没有看过高的教材。微观我先看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然后是平的微观经济学十八讲以及亨德森中级微观经济学数学方法(都没看完,只看完了生产者理论稍后),后来又看了平狄克的。推荐大家将平狄克的和范里安的书一起看。宏观经济学我看的是曼昆的和杰弗里·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推荐。当把这些书都看过理解过之后(不需要记忆),再看高的书就会很快了,一边看一边把自认为是重点的地方记下来,其实也就是总结考点。西经需要记的东西其实应该是最少的,除去一些名词解释需要记忆之外,其他的重要是掌握原理,并不需要刻意的记什么。
金融学:回顾人大金融学这么多年的考题,不难看出,人大金融学部分(以前的货币银行学)考的全是书上的东西,甚至就是把书中的小标题拿出来做题目,而且考过的内容不会再考。今后会不会继续这样很难说,但至少提供了一个复习的侧重点。同样我是从9月份之后开始看金融学的,准确地说,是在把高的西经看过一遍之后才开始对金融学的考点整理的。之前看了易纲的货币银行学,易纲在理论方面的论述要比金融学准确许多。大家只要把黄的金融学那本书看熟了,金融学部分其实应该是整个专业课试题里面最容易的。
公司理财:有了“小阳谈理财”,我实在没什么好说的了…… 提醒一下,罗斯虽然是APT模型的提出者,但他在公司理财书中APT模型的阐述其实并不是很清晰,个人认为。可以找本证券投资学把相关部分巩固一下,即CAPM和APT两大定价理论。其他部分看那本书也就差不多了。
总之,我对专业课部分考试的看法是,先理解,最后再理解的基础上把重点记忆一下,及格应该没什么问题的。

暂时说这么多了吧,其他的以后想到了再说了,再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0-30 18:48:00
写得很客观.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18 11:49:00
写的太好了,谢谢你的经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18 18:43:00
   看完此帖,希望我也能考出好成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