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
4057 10
2004-08-16

偶很喜欢姚明,特意看了中国和西班牙的比赛,但从第二节开始,就已经感到大势已去。因为正好满足了行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从赛前的信息看,中国队拥有世界一流的教练和世界一流的中锋,外电和国内媒体均信心满满,认为这支队伍至少能够和欧洲强队平起平坐。连姚明自己也都很有信心的说,首战对西班牙,只要看死加索尔,就可以获胜。

行为经济学评论:因为大家都在分析形势时陷入框架效应,即只看到作为代表的加索尔和姚明的对决,进而把这种对比信息简单的套用在其他队员身上,也就是说,分析其他队员时,其实使用的是姚-加比较框架,结果,导致认知偏差的出现,具体表现在中国队的过度自信。

比赛一开始,中国队还能积极防守和进攻,第一节表现基本可以,能够制约西班牙。但是,从第二节开始,西班牙除加索尔以外的其他队员开始进入比赛状态,中国队就明显处于劣势,结果中国队越打越没有信心,早早就认输了。

行为经济学解释:因为先前过度信心,所以比赛开始能够积极,但是经过反复的信息交流,中国的队员发现西班牙的许多队员都比加索尔差一点点而已,而中国的其他队员比姚明差很多,这就带来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的其他队员终于认识到自己原来和世界强队相比差距还是很大,不在一个档次;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差距,这些队员和姚明无法配合,姚明也就越发孤单。随着比分的拉开,中国的其他队员越来越没有信心,结果随着信息显示的充分,这些队员从过度信心转换到过度悲观,这一点从姚明非常不满的表情和急躁的情绪上就可以反映出来。这种信心的转换是导致中国队惨败的根源。

结论:人的认知总会出现偏差,即使自己一开始知道自己的真实实力,但是在被误导的信息带进框架效应后,过度信心也会出现。一旦信息显示充分,人们会修正自己的认知,但会矫枉过正,导致过度悲观。所以,信息显示越充分,人们的决策未必越准确,理性未必越充分。这是行为经济学给新古典经济学上的重要一课。

以上看法供大家评论。


本文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功底,已经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地步,非常精彩,号召大家学习!

——————版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8-16 08:32:00
顺便问候各位兄弟姐妹。本人因为事务缠身,导致一段时间没有履行好版主职责,向大家道歉!非常感谢各位牵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8-16 11:20:00

斑竹分析得很精彩,嗬嗬,应该去央视做客特聘体育经济学评论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8-16 21:22:00
呵呵,我也觉得央视需要一味经济学人做解说员,那定是一次勇敢的创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8-17 21:55:00
但愿更多的人能从闲人斑竹对概念的挥洒自如中看到行为经济学的意趣和希望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8-18 10:08:00

感觉上在第一节中国能与西班牙打平并非因为西班牙其他队员不发挥,恰恰是由于加索尔受伤下场所致。而且在信息方面,中国队队员与姚明间的差距应该在上场之前就有所认识,不应成为本场失利的理由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