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princemlk在2006-11-14 13:01:00的发言:
这样的解释的确似是而非,但是和真是答案还是比较接近的;
中国大多数消费者的消费能力的确有限,但是他们的消费倾向是不言而喻的,也就是说,只要他们积攒起了哪怕仅仅一点点的消费能力,也会义无反顾地“投资”到住房上去的;
——因为他们别无选择,作为劳动阶层(无论是农民、蓝领、还是白领),他们很难通过常规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收入,也很难在证券市场上找到发财的机会,如果不做商人,便只能选择“住房投资”;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现有的消费能力不重要,重要的是“消费倾向”;
对于投机者来说,既然其他的产业都不发达,经营得不好,也不具备什么很好的投资前景,那么便也只有房地产是“最有希望”的一个了,又有广大的市场需求作后盾,何乐而不为呢?
不是吧,你这个分析有个悖论,即如果是这样,中国的房产价格是永远不会下跌的,因为10多亿人一有点钱就去买房子,消费倾向被放大了几倍,房产价格当然不会下跌了——但是现在房产价格已经开始跌了。
我之所以认为靠资金支持的房产价格必然下跌,就是建立在这两个条件必然改变的趋势下的
1.主流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会有所改变。我们父母那一代人,一辈子临到老了,终于有了可以自己“拥有”房产的机会,其热衷程度,是我们以及下一代在私有环境下长大的年青人所不能想象的。前几年所谓“结婚必有房”的观念,大家一定会同意大多数是父母的要求。在实际上,由于父母一辈多半赶上了福利分房的最后一班车,有节余可以支持下一代人(有多少年青人的首付是自己付的?),而这种消费者心理的变化,已经开始,而且绝不会回头了。(短短1,2年,租房结婚的比例上升了多少??)
2.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金融业的开放,我预估大量的成熟投资理财和金融衍生工具将会逐步进入中国市场,这是大量游资的良好出口。这个我不用多说,板上的人研究一下华尔街就可以知道了。
以上两个因素叠加之后的效果,就是房价回归消费品本来面目的过程已经开始,而且长期趋势不可改变。由于我国房价已经预支了太多的上升空间,未来几年房价的稳定和下跌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