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4712 0
2011-08-24

美国汽车市场和政策研究

2011-8-23

  2009年受到北美经济低迷的影响,北美汽车市场也呈现出下降趋势,美国汽车市场销量达到近年来的新低,降幅超过20%。但随着北美经济的缓慢复苏以及各种刺激政策发挥作用,使得下降趋势缓解。2010年,美国汽车(轿车、SUV、MPV、皮卡)总销量达到11590274辆,同比增长了11%,2011年1-7月美国汽车销量依然保持同比增长11%的水平。

  社会经济情况

  截至2010年4月1日,美国总人口为3.08亿,而上一次人口普查也就是2000年时的人口是2.81亿。美国人口增长放缓,人均年收入为3.76万美元,是中国的36倍。

  美国是此轮国际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经济呈现出“快速下滑-快速反弹”的走势。尽管目前美国经济复苏形势良好,但一系列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新挑战也接踵而至。对2010年的美国经济来说,一个老问题就是失业率居高不下。尽管2010年美国整体经济好转,但失业率却一直处于接近甚至超过10%的历史高位。失业率高,影响美国人的消费意愿,并冲击经济复苏进程。

  就目前来看,美国经济已经度过了衰退期的底部,经济向着好的方向稳固地发展着。虽然有些政策饱受非议,但美联储仍旧坚持自己的决定,并引导美国经济摆脱衰退,步入复苏。

  汽车产业基本情况

  2009年全球汽车产量排名前几位的国家分别是中国、日本、美国、德国,欧美国家依然处于主导地位。从行业的集中程度看,虽然作为四个老牌汽车强国之一,美国的产量占整个全球汽车产量比重在逐年下降。

  2009年,通用汽车出售1%上海通用股份给上汽集团;2010年4月,雷诺与戴姆勒之间传出将互相持股3%的消息。已经形成了通用+上汽,福特+马自达+长安,丰田+富士重工,大众+铃木,标致雪铁龙+宝马,雷诺+日产+戴姆勒,菲亚特+ 克莱斯勒+三菱的格局。

  经历了汽车市场迅速萎缩之后,虽然美国依靠政策因素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汽车市场急剧下滑的势头,ZF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只是一针短暂的强心剂,并未能带动汽车市场的稳定复苏。汽车三巨头的衰落,也让全球汽车产业把新汽车技术的研发提上日程,节能、环保的汽车产品、技术蔚然成风,全球的整车生产厂家和零部件厂家广泛展开了节能技术和产品的探索。

  2010年5月25日,国会众议院由四名跨党派议员提出了《电动汽车发展法案》(草案),大范围鼓励电动汽车的发展。5月27日,参议院又有三名跨党派议员提出同名法案(草案),这一系列举措的目标便是弃用燃油汽车,转向电动汽车。在国会的电动汽车发展法案中,有一个20年的长远发展目标,规划在2030年将电动汽车市场规模扩大到1亿辆,相当于每年节省10亿桶石油,减少年度碳排放3亿t。

  总的来看,美国府院密集推出的电动汽车发展法规和法案,一是以排放标准管制燃油汽车,压制其发展,促其转型;二是以刺激手段推动电动汽车发展,放手扶持,促其成长。新型电动汽车将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提高性价比,增强市场竞争力,最终将以零排放和低成本的优势占领市场。

  美国主要汽车企业

  通用汽车,作为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破产后实施国有化改革,迈向新起点。在提高动力总成的燃油效率方面,充分利用Global Powertrain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Center,使得开发时间比原来缩短,每年削减2亿美元成本。

  福特汽车,通过向美国和亚洲市场投放Fiesta、Focus,启动年产200万辆的全球B/C平台计划。在福特集团内,沃尔沃乘用车和马自达在产品线的量产核心产品平台与发动机的开发方面相互合作,在零部件采购领域也试图实现共享等,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克莱斯勒公司,克莱斯勒推进动力传动系统的改进,2010年初再次公布动力传动系统新战略。计划中表明针对最终目标达成年度2014年的动力传动系统的发展方向,且当前正在加速构建以与菲亚特的事业合作为核心的新经营体制。

  受2010年第四季度销售情况明显好转影响,美国汽车业去年销量排名发生了变化。通用汽车以222万辆的销售业绩继续位列榜首,年增长7%。通用将业务集中在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和GMC四大品牌上,雪佛兰品牌去年销售达157万辆,位居美国最畅销品牌榜第二位。福特汽车以全年197万辆的销量跃居第二位,较2009年增长17%。旗下同名品牌则以176万辆的销量成为2010年美国最畅销品牌。而受到“踏板门”事件影响的丰田汽车公司,显然还未从重创中恢复过来,在美国市场的销量为176万辆,位列第三。

  汽车保有量及产销量

  截至2010年4月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每千人汽车拥有量为800多辆,美国的汽车保有量大致为2.5亿辆。

  根据美方的统计数据,2009年美国汽车累计生产量为569.95万辆,同比下降了34.28%。其中乘用车产量为377.66万辆,轻型卡车产量为467.09万辆,中、重型卡车产量为13.70万辆。2009年美国轻型车累计销售量为1040.22万辆,同比下降了21.16%。其中乘用车销售量为545.62万辆,轻型卡车销量为494.60万辆。

  2010年美国的新车累计销量近1160万辆,较2009年有两位数的增长,成为自1984年以来美国汽车销量增幅最大的一年,汽车制造商预计,2011年行业复苏步伐将继续加快。

  美国汽车价格水平

  CNW研究中心表示,由于市场对新车的需求量远远大于其供应,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达成了15年来在美国最高的汽车交易价格。基于今年4月上旬的销售情况,新汽车的销售价格均为厂商建议零售价(MSRP)的87%,达到自1996年来最高百分比。汽车需求的上升是导致汽车成交均价提高的最主要原因,汽车生产厂商们的汽车库存出现告急,经销商处的存货量减少的现象可能是十五年以来首次在美国市场出现。

  除了消费者需求以外,美国信贷宽松政策和日本大地震等因素也进一步催化了汽车成交价格的上升。日本地震导致美国汽车工厂生产放缓,致使消费者购买汽车所享受的折扣继续减小。据悉,在美国汽车产业陷入低谷的2009年汽车零售价格比目前(2011年4月)要低23%。CNW Research公司称,大地震造成日本对美汽车零部件供应锐减,这进一步导致了美汽车生产的稀缺,致使折扣继续减小。日本地震对零部件供应的造成的影响还将持续影响美国市场的汽车售价。

  我国汽车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发展情况

  根据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向美国出口的汽车整车产品,同比增长了27.09%,但也仅为13273辆,其中乘用车13116辆,商用车仅有157辆。而发动机及其零部件产品的出口情况增幅明显,2010年向美国出口总金额同比增长了57.41%。

  一家汽车行业分析与研究公司做过的调查显示,在美国的新车购买者中,16%的受访者称他们愿意购买中国车。中国的汽车工厂一方面扩大生产满足国内需求,另一方面精心准备出口。从数量上来看,我国的汽车生产商远多于美国和日本,并与多家外国汽车商建立了合资企业。

  1.双环公司与Wheego公司联合开发而成的双环电动小贵族,成为首款通过加州清洁空气委员会标准认证(CARB),并许可在全美销售的纯电动汽车。

  2.比亚迪与加州、洛杉矶共同宣布比亚迪将在洛杉矶成立北美总部。

  3.由美国科迪达公司与天津力神、长安哈飞共同开发的纯电动汽车定于2011年下半年出口美国。2009年科迪达与天津力神合资成立了天津迈尔斯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负责制造锂离子蓄电池单体电池,并组成蓄电池组系统。

  汽车消费刺激政策

  美国对混合动力汽车的税收抵免。适用范围:2006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之间(含这两个起止日期)购买或投入使用的新的、符合条件的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二手车不适用)。申请抵税的人或单位必须是该新的、符合条件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原始所有人/单位。享受此项税收抵免的混合动力汽车必须主要在美国使用。

  美国对插电式电动汽车的税收抵免与对混合动力汽车的不同,美国对2009年12月31日以后购买的插电式电动汽车的税收抵免额度为2500美元至7500美元,对各电动汽车的抵税额大部分高于混合动力车。当车企2009年12月31日以后的电动汽车累计销量达到20万辆后,对其消费者的税收抵免额度也将在一年内减少至零。

  车辆补贴退款计划(CARS),是鼓励美国人把大排量的旧车置换为省油环保的新车。置换的车主可领取每辆车“3500美元到4500美元”的现金补助。条件是旧车车龄不超过25年,或者耗油效率优于13.2L/100km。美国ZF原本只打算拿出10亿美元,实施到10月份。但是消费者出乎意料地“热烈响应”。仅7月,申请补贴车辆已经高达25万辆。

  而《二手车法规》是美国针对二手车管理的一部最重要的法律,它强制规定二手车经销商增加透明度,以解决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以保护消费者。还有二手车质量认证制度,由汽车生产商或大型经销商对二手车进行全方位的质量认证。

  汽车税收政策

  1.美国燃料电池汽车税收减免政策。针对燃料电池汽车的税收减免额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基于车总重的税收减免,适用所有的燃料电池汽车,包括轻型、中型和重型燃料电池汽车;另一种是基于燃料经济性标准的税收减免额,只适用车总重3859kg以下的乘用车和轻卡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税收减免购买符合条件的轻型燃料电池汽车可获得最高为8000美元的税收减免,2009年12月31日之后,这一数额将降为4000美元。税收减免同样适用于中型和重型燃料电池汽车;税收减免额度以车重为准。车辆制造商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向国内税务局(IRS)证明其车辆满足申请税收抵免的条件。该项税收抵免于2014年12月31日终止。

  2.在新的符合条件的燃料电池汽车中,对于车总重不超过3859kg的乘用车和轻卡来说,如果燃料效率得到改善,则减免额度将在基于车总重的税收抵免的基础上继续增加。

  节能减排及新能源汽车有关政策

  1.美国通过CAF标准,进一步加强能源保障政策的实施力度。2007年12月CAF正式生效,即要求小型汽车平均燃油经济性标准达到35mpg。此后,美国NHTSA(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于2008年4月发布了2011-2015车型年度期间的油耗法规,目标是到2020年达到35mpg的CAF标准。

  2.美国推行环保政策,公布新车油耗标准,该标准的规定比原标准更加严格:截至2016年,美国汽车每6.6L汽油平均行驶里程要达到100km。此前,美国汽车的油耗标准为9.3L/100km。7月底奥巴马总统宣布计划在2025年提高轿车和轻型汽车(SUV、MPV、皮卡)的燃油经济性标准至54.5mpg(即百公里油耗为4.31L)。

  3.美国联邦ZF的替代燃料基础设施税收减免政策规定,安装替代燃料加油设备可以享受最高不超过购置成本30%的税收减免,总额不超过3万美元。替代燃料系指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氢气,85%的乙醇,以及含有不少于20%生物柴油的柴油混合燃料。拥有多个加油站的经营者可以为每个加油站分别申请减税。

  4.美国联邦层次的生物质及乙醇的激励政策规定,对于农业生产者和乡村小商业者,如能建立可再生能源系统和提高能源效率,可获得来自美国农业部乡村发展办公室能源项目的竞争性补贴和贷款担保。申请者必须至少承担75%的符合条件的工程成本,并且对个人或实体的补贴不应超过75万美元。符合条件的项目包括生物燃料、氢燃料和能效改善项目,也包含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

  对我国企业的建议

  2010年的销售数字很可观,福特、通用等几大汽车生产厂商均表示,2011年美国汽车销量可能达到1300万辆。消费者信心增加、零售市场回暖,这些都预示着汽车销售的前景向好,并将刺激2011年汽车行业的发展。

  2010年,美国本土汽车品牌销量喜人,但其45.1%的市场份额仍略低于亚洲46.3%的市场比例,可以说去年的美国汽车市场中“亚洲制造”仍处于主要地位。而2011年4月份数据显示,德国生产的汽车在美国市场销量明显上升,由于燃油价格走高,节能汽车最受青睐;由于日本地震等原因,日系车销量出现明显下降。

  除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面临角力外,美国的汽车制造商们还将面对ZF扶持力度减弱、本国失业率居高不下,以及每桶价格超过90美元的高油价的严峻现实。从这个角度来说,2011年美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喜中有忧。

  美国作为全球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汽车市场,其各项法规和法律非常健全,我国汽车企业目前从各方面来讲还不具备大规模进入美国汽车市场的机会。美国属于较高消费性的国家,人均收入高,所以我们应该更关注出口产品的质量,突出我们产品的优势。美国经济也正在复苏,人口处于增加的阶段,这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所以,当前我国汽车企业应该继续发展,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在时机成熟时,结合自身特长优势,进入美国汽车市场。





作者: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刘雅坤 来源:《汽车与配件》2011年第32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