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429 7
2023-10-04
一般认为,日本“经济奇迹”的终结始于1985年的“广场协议”。在美国的巨大压力下,日本ZF放松了对汇率的管控,日元在很短时间里从240日元兑1美元升至120日元兑1美元。强势日元冲击了出口,造成“失去的十年”。如果此说成立,协议签订后的日本经济应该进入衰退才对,实际情况却是1986年出现景气繁荣,资产价格飙升,泡沫经济迅速膨胀。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日本ZF担忧日元升值的不利影响,从1986年1月到1987年2月连续5次降低利率(图三),大量投放货币,同时增加财政的赤字开支。强力的政策刺激保持了经济增长,但也催生了资产泡沫,东京证券交易所指数从1000点蹿升到2500,大城市的房地产价格翻了几番。日商挟廉价资金疯狂收购海外资产——从加州的高尔夫球场到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以至于美国媒体惊呼,日本正在实现当年偷袭珍珠港未能实现的目标。扩张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而非汇率是制造泡沫的元凶,作为一个佐证,同样在广场协议上签字的西德虽然也经历了本币对美元的大幅升值,由于执行了相对谨慎的货币政策,避免了日本那样的泡沫经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3-10-4 21:14:20
整天玩弄所谓宏观调控,势必把经济搞垮。
日本的教训是:原先是宽松政策(货币与财政宽松),见形成不小泡沫后又采取收缩政策。于是泡沫破裂,便进入“失去30年”的通道。
而恒大等案例,实质上也是这种宽松与收缩循环下的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0-5 09:37:57
当年美国与英法德日四国签订广场协议,唯独日本表现最为瞩目,就因为日本官府最为毛手毛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0-5 09:41:55
玩弄宽松的必然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0-5 09:43:56
某货的典型体现:先宽松,再收缩,再现在的宽松。以至无法再循环下去的那一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0-5 11:13:12
对经济的了解,政客不如经济学家,而经济学家又不如金融商人,那么能不能够把操控国家经济的权力托付给政客,这个问题就要慎重思考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