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ICBC) 上周五成功完成全球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发行( IPO),其股票在香港股市的首日交易中上涨近15%,在上海股市则上涨5%。
香港恒生指数(HSI)当天盘中一度创下18465.54的历史高位,反映出香港市场的旺盛人气。不过,该指数随后有所回落,收盘下跌0.31%。工行在香港筹得140亿美元,同时在上海筹得51亿美元,使得这次发行上市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IPO,超过了NTT DoCoMo在1998年的发行规模。如果随后的“绿鞋”(超额配售选择权)措施得以实施,那么,这家中国最大银行的筹资规模有望升至219亿美元。
工行是首家在相互竞争的香港和上海股市同时首发上市的公司,这种情况突显出两地之间新的竞争。上海的长期目标,是取代香港,成为中国主要的金融中心。工行香港上市的H股以港元报价,收盘价相当于47美分,而其在上海上市的A股以人民币报价,收盘价相当于42美分——两者相差12%。
西南证券(Southwest Securities)驻北京分析师周兴政表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股票的热情高于中国投资者。”他指出,另外两家进行两地上市的中资银行——中国银行(BoC)和招商银行(China Merchants Bank),它们的H股价格都高于A股。工行在上海的发行上市,是中国股市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发行交易,比中国银行今年6月的A股IPO规模还要高出一倍。中国银行的股价在上海交易首日曾飙升30%。
工行是在近乎完美的市场条件下进行上市推介的,吸引了全球逾5000亿美元资金参与申购,其中,香港面向国际投资者发行部分吸引了大约4000亿美元。
美林国际(Merrill Lynch International)主席伟凯文(Kevan Watts)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你永远控制不了市场,这是个运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