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外文文献专区
492 0
2023-10-12
国家社科申请为什么老不中?究竟差在哪里?

近期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正在火热进行中。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可以说是备受各大高校和老师们的喜爱、青睐乃至追捧。曾经有位老师感慨地说∶“以前啊,见了领导浑身不自在,腰酸背疼腿抽筋儿;自从拿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见了领导,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但是申请国家社科基金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最近也听到了不少高校青椒的哭诉:
我的申请屡申不中、屡败屡战,甚至耗费了大量陪伴家人的时间,我对课题失去了所有希望!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学长身边有那么几类人属于课题贫困户(定义:国家级和教育部课题为0),有的甚至是长期贫困户,当然致贫原因各不相同,咱们先来看看贫困户的类型:
▎贫困户1: 对申报书写作及申报过程较为陌生的青年教师;
▎贫困户2: 有一定申报经验但不完全清楚的教师;      
▎贫困户3: 申报次数多,但需要整体优化的教师。

为了帮助课题贫困户,学长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连续三年申请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位青椒的写作技巧!

怎样写好具体研究方法?

1、如果用的是实证方法或者定量方法,那就应该简明扼要地说清楚自己用什么模型、什么统计工具、什么回归分析。如果用质化的研究方法,就应该结合自己的课题、结合相关理论、结合研究路径把研究方法具体化。

2、 一定要让方法看上去非常专业。专业度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方法的术语要专业,涉及到的理论和概念要准确,有些英文模型或缩写要写正确。当然,切忌研究方法和专业术语的口语化表达,因为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书不像写介绍性的文章一样,怎样通俗易懂怎样写,而是应该用书面化、学术化、理论化的语言和结构把整个文本做专业。

3、不要为了方法而方法,而是为了做好整个研究项目而方法。有些申报者想要让申报书更出彩一些,于是就刻意地堆砌很多华而不实的研究方法;也有些研究者写的研究方法跟研究内容没有做到有机的融合,出现了内容、方法两张皮的现象。   

有句话说,自古套路得人心,但是请记住千万不要使用这些,专家们火眼金睛瞅一眼就能识别你在故弄玄虚的套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