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到底是成本决定价格,还是价格决定成本呢?这个东西和价值决定价格,还是价格决定价值一样。从实操的角度说,是价格决定成本,因为价格都是市场决定的。当公司要投资一个项目的时候,会做可行性分析,倒推成本,看看这个成本你能不能有利可图。
劳动的价值,就是一个被整个社会产品价格倒推的机制,也就是说用商品的价格给劳动力的价值进行赋值。因为商品的价格是乱七八糟的,所以劳动力的价格也肯定是乱七八糟的。因为劳动力是流动的,所以劳动力会不断的从价格低的行业向价格高的行业流动,直到乱七八糟的劳动力价格一致。这个一致的价格就是劳动力的价值。
一个社会只有在劳动力的价值被商品价格赋值的情况下,这个劳动力的价值才能有实际的意义。举例说,中国的劳动时间是1小时,美国的劳动时间是1小时,这两个劳动时间要比较价值的大小,看实际时间是毫无意义的,我们需要用中美两个国家的总商品的价格给两国的劳动力价值赋值。不算资本家的话,就是用总商品价格除以劳动人数,得到平均劳动力价值。因为这个世界,劳动力价值早就被赋值过了,所以我们自然可以用这个早就被赋值过的劳动力的价值,去推算产品的价格。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一个劳动的两重性,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所以商品就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时间。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有用性,它是用票子表达的,所以它就是价格。价格和价值,就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只要这个世界存在价格,我们就可以用这个价格给劳动赋值。只要劳动力可以充分流动,我们就可以通过价格发现劳动力的价值。反过来说,就是我们可以通过劳动力的价值得到产品的价格。
这个时候,就有一个问题,既然你的劳动力价值是通过价格倒推的,那么你的劳动价值论还有什么用?你倒推不倒推,我的价格都是你劳动价值之外的独立存在!
不是这样的。在月度结算制度下,央行每一轮的现金发行,都是有标准的,并不是无目的的乱发行的。原则上,不管你怎么发,M0都应该是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十二分之一。每一轮的现金发行,都应该对应全年经济的实际增长,增发现金货币。发行多少的现金货币,意味着在结算期内生产多少的商品总额。
怎么知道应该发行多少的货币呢?你可能说了,看我们国家的财富的实际增长啊!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财富增长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你可能又说了,既然价格是主观的,国民生产总值就应该是主观的,我们国家的财富能增长多少,取决于老百姓的心理满意度!
不对!经济增长纯粹就是价值(劳动时间)的增长。换一个说法,就是劳动力数量的增长。它来源于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真实的劳动力数量;第二部分是效率提高之后,原有产业析出的劳动力数量,析出的劳动力投入到新兴产业,就会创造出新价值。你看看你,每年花了那么大的人力、物力研究国民收入、统计经济增长,劳动价值论就和你说了:一切的经济增长,都是劳动人数的增长,你只要会数数就很好了!
为什么给我禁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