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读温州降价抛售潮
上半年持续的调控政策与房价僵持使得市场上买家不断观望,总体态势来讲全国房地产行业处在下行通道,这是整个市场的大背景。
在来看温州,作为中国民营资本最集中的城市,温州的资金走向甚至可以作为全国市场的风向标,这次网上报道的降价潮因此也被解读为楼市拐点的信号。
全球经济的普遍不景气,致使温州的实体经济走向下坡,大量的民间资本逐利走向房地产行业,温州的炒房客随之名声大噪。投机资金使得一个二线城市的房价甚至畸形到超过一线城市,房地产像一个巨大的漩涡将近几年温州的资金卷入其中。
然而从2010年国十条出台以来,ZF对房地产的严厉调控一波接着一波。限购和缩紧银根政策相继出台后,市场上的资金局面日渐紧张。
今年上半年,温州一二手房市场全面趋冷,市场上浓烈的观望情绪和资金紧张局面使得炒房者陷入焦躁。以前的情况是卖家具有主导权,但现在观望情绪比较浓,买家不急着买,但不少卖家由于种种原因想出手。
房地产企业状况如何呢?温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石海均称,企业认为ZF的拍卖价过高,或对资金链的担忧不敢拿地,“温州楼市在不断叠加的调控政策之下,无论从商品房的投放量、二手房成交量和土地拍卖等项指标来看,均出现大幅萎缩的情况。特别是土地流拍的现象非常明显,今年上半年出让的19个地块中有14个流标,占比高达74%。”
温州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温州市区推出的商品房建设用地面积达到637.42亩,可建筑面积达到124.7万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也接近70万平方米。但最终成功出让的土地面积只有263.27亩,可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可供应住宅建筑面积只有12.7万平方米。与此同时,今年前6个月温州市区只推出了3个商品住房项目,供应总面积2.5万平方米,销售商品住房3.97万平方米,同比(较去年同期)分别减少88.9%、89.38%。
在市场的另一个面,体制外的企业因为紧缩的政策,从银行贷款变得日益艰难,民间借贷空前兴盛。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每季度对储户进行“最合算投资方式”调查,到了第二季度,选择“民间借贷”的储户占到24.5%,首次超越“房地产投资”跃居首位。选择“房地产投资”的储户占比下滑至15.25%。民间借贷首次超越房地产投资,成为温州人的投资首选。
“现在楼市不是太好,而且调控这么严,房子不涨价就等于资金被套死。与其这样,不如把一些房子卖了套点现金,做点其他的投资。我现在借了钱给朋友每个月2分利(月息2%)还是很稳的,可以多放点钱到这里。”这是温州当地居民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从中可以看出当地资金的心理。
同时,住建部已经下发文件,要求各省在8月20日之前上报所辖区内各城市的上半年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情况,并给出限购五大标准。这意味着住建部已经在督促地方ZF,预计8月份二三线城市限购令靴子落地。这也正好可以解释为何“炒房者和急于自救的中小企业主”是这次抛售潮的主要力量。
温州作为全国市场的前沿敏感地带,降价抛售潮背后体现出的市场上资金的博弈,正是房价拐点的信号,前提是紧缩的银根继续。
不过这个拐点是有范围的,主要是投机资金盛行的城市,二三四线居多;此外,这个拐点并不是所谓的“崩盘”,毕竟那么大的需求摆在那,崩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那么紧缩的政策能否持续呢?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