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产业经济学
1076 3
2011-08-30
1992年后,中国市场化取向的改革顺利进行了十余年,市场经济框架基本确立,但从2004年开始,行政主导经济的做法开始回潮,这在煤电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导致今年春夏时节发生了七年来最严重的电荒。  煤炭行业本是能源领域最早尝试市场化改革的行业,到2006年电煤的价格管制差不多也要放开了。但是,多发的矿难和电荒,却让煤炭行业走了回头路。
  把产权和安全画等号,用国有企业取代民营企业来解决矿难,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十分荒诞。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煤炭大国,都经历过从矿难频发到安全运营的历程,但没有一国采用过“国进民退”的办法。
  《财经》记者的调查亦表明,矿难、环境污染、资源破坏,这些在山西等地发生的惨痛事实,不是市场失灵,而是ZF失灵的结果。
  中国并不缺行业准入标准、也不缺环保标准,事实上中国的环保法规是全世界最多的。但是作为监管者,ZF不仅失职,而且违法——当监管者同时是黑煤窑的干股股东时,一切标准与法规便成为一纸笑谈。
  有讽刺意味的是,分明是ZF失灵,板子却打在了市场的屁股上。短短一两年间,山西煤炭产供销便又被行政手段全面控制,仿佛回到了20年前。
  荒诞的实践必然导致荒诞的结果。中国有丰富的煤炭储量、充裕的煤炭产能、足够的发电机组,却在2011年出现了七年来最严重的电荒。电荒背后,则是寄生在行政管制权上的一个个食利群体。
  和煤炭一样,中国也经历了长期的电力短缺,而市场化改革曾一举解决了短缺问题。遗憾的是,这一改革在2002年达到高潮后便停滞不前,2008年后甚至开始倒退。这不仅制约了煤炭行业的进一步市场化,还让中国的电网公司成为世界上最舒服的电网公司。而相当一部分电力用户,却要支付高出ZF目录电价百分之几十的电费。
  铁路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则从来都没有真正启动过,铁道部至今是一个政企合一的怪胎,身为中央ZF内阁组成单位,却每年四次发布“财报”。而这一政企合一的模式也终于在2011年7月23日酿成大祸,号称世界领先的高铁技术,却发生了匪夷所思的撞车事故。
  动车事故发生之前,《财经》记者正在河南、山西、内蒙古采访,我们忠实记录了耳闻目睹到的“煤—运—电”产业的一幕幕怪现状,并相信这些记录将成为中国经济改革曲折历史中的重要资料。
  今年早些时候,经济学家吴敬琏曾指出:市场经济是一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所谓市场起作用就是自由价格起作用。本来,中国的商品价格已经差不多全放开了,但是近来连消费品价格也管得愈来愈多了,市场怎么起基础性作用呢?
  他问道,如果市场不能起基础性作用,是不是要回到ZF的行政命令起基础性作用呢?中央怎么办,地方会跟着来。这是一个根本性问题。说到底,是我们到底要搞什么样的经济。不是口号是怎么样的,而是实际上搞的是哪一种经济。
  这一大是大非问题,决策者宜三思而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8-30 11:50:22
怪胎何止这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31 11:31:31
ZF不愿放弃自己的权力,这是本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31 21:30:40
huge126 发表于 2011-8-31 11:31
ZF不愿放弃自己的权力,这是本能。
言简意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