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
4962 6
2006-11-02

最近老师布置了一个讨论话题,希望可以和大家讨论一下。

其实话题也不算新,就是:如果没有列强入侵的干扰,中国明末清初的资本主义萌芽能否以自己的力量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1-3 00:00:00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个问题不值得讨论,因为经济学的任务是去解释已经发生的事件,不是去分析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现象。同样,史学所研究的对象只能是过去确实发生过的事,而不是按照某种逻辑或理念“应当”发生的事。可以试着从这两个角度来说明“如果没有列强入侵的干扰,中国明末清初的资本主义萌芽能否以自己的力量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一个伪问题。这么讲是不是太激进了一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3 21:13:00

不是吧!作为经济史的研究,就是要研究经济事实背后的有关生产关系的规律,并用这个规律解释一些历史现象。例如,我们要解释为什么有些事情会发生,而另一些却没有发生,并不能因为那些没发生就被排除在我们的研究之外。

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就是作为对史学研究的应用。如果加深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搞清出我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也会对史学理论有所发展。

欢迎看过帖的朋友,多谢两句,指点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3 23:47:00

Sunhello:你好,也许我的表述做一些改动更合理一些,改为“我们通过解释已经发生的事情才能了解为什么当时没有出现另一些情形”,那么我们如果去回答“在列强侵略的干扰下,中国近代的经济结构或经济形态呈现什么特征?”这一问题是不是更合理一些?

讨论“资本主义萌芽”这个问题的主要困难之一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萌芽”的定义有很多分歧,在这种定义尚不能一致的情形下来讨论很难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也许你也知道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讨论分别在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出现过两次高潮,但至今连“资本主义萌芽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李伯重先生将这一现象称为“资本主义萌芽情结”(李伯重:《理论、发展、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可以将他的书作为参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5 22:26:00
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事实上已经没有意义了,这在很早以前我国史学界就早有定论,即使没有列强的入侵,我国也不可能发展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11 13:01:00

must b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