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源名称:中国上市公司ESG行动报告
2、时间范围:2022至2023年
3、主要指标:
ESG是责任投资中的专有名词,是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即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ESG是衡量上市公司是否具备足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标准。ESG概念最早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2004年提出,2014年以来,ESG资产管理规模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投资者,甚至是监管机构都开始关注ESG,全球范围内各大证券交易所也已在ESG方面布局。
作为衡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估体系,ESG可以有效地平衡经济、环境和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需求,成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人类社会共同繁荣的有效途径。尽管不同国家因资本市场成熟度、经济产业结构、发展阶段、社会文化背景和习俗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各国的ESG具有一定的特色,但其核心逻辑使其逐渐成为新时期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共通语言和合作桥梁。
为支持我国ESG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与每日经济新闻联合完成了《中国上市公司ESG行动报告(2022-2023)》。该报告基于我国当前上市公司的发展实际,阐述了我国ESG的发展历程、ESG投资市场的现状,以及上市公司在ESG方面的表现与实践。同时,报告也探讨了相关机遇与挑战,并对我国上市公司ESG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议和展望。这将推动我国上市公司更深入地融入ESG理念,提升ESG能力建设,助力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社会转型,这已是势不可挡之势。
此外,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ESG标准体系,制定因地制宜的行业ESG框架,需要各方市场主体通力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发展路径,为形成一个良好的ESG生态圈做出贡献。
4、数据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