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银行崩了楼市才会崩,还是楼市崩了银行也跟着崩--到底是银行发行房贷导致的楼市疯涨,还是楼市疯涨导致的银行狂发房贷。为什么银行和楼市成了同命蚂蚱、或者说是同根蚂蚱?
为什么房地产泡沫破了就会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崩溃。政府财政的赤字,银行的不良贷款,到底又和房地产泡沫有什么关系呢。
一个人家,有钱得过,没钱也得过,就是借钱也总是一时之需,借的钱还不上了,这时才是走投无路了,于是只能一了了之了。但是经济学要研究的更多一点,那就是企业破产和政府崩盘以后怎么办,因为就算企业破产或政府崩盘也不会死人或者说工人不会因此而替领导人负“自赐之死罪”。
所以说,人民的生活是一回事,而经济又是一回事,经济完了人民也不会死光,而人民完了经济一定是没用了。
而经济学家正是这样认为的---“经济完了人民也不会死光”。所以经济学家不一定能全力以付地进行相关的研究的,至少很少会有经济学家会冒死直荐或深入虎穴的。
个体就是这样--在市场经济下,政府、银行等等也是个体,都只顾着自己。只不过个体也是分上下级的,离某个个体向上好几级的领导层,就只能用调控来保证权力能到达每一层。而市场经济的复杂经济关系则使得网状的社会关系之中,上级就只能用宏观调控来解决权力的到达了。或者说政府出钱、银行贷款等等其实都只是权力的实现而已--银行为什么要放贷,是因为银行要收获穷困者的生死权、赌博者的重生权和财富者的依赖权。而银行正是用这些获得的权力去换回了很多政治经济特权--不为了权力连契约都不用立,没有权力谁保证你的契约是有效的,打个收(欠)条算了。
如果经济学家都不说真话,所有的经济活动只打收(欠)条,那么经济社会是否能成立呢。
所以我写出我的想法,仅作一浏览。
我认为政府是为了社会而搞出赤字的,而银行是为了经济而召来不良贷款的,而房地产则即是社会的安定团结的基础,又是经济的实用实体。所以房地产为了经济社会的利益和发展就必须背上赤字和不良贷款的双重的包袱,于是不甚重负。当然了一把雨伞商品是不能被当作对社会有什么意义的,只能作为经济上的实体,但是变成了公益伞就不一样了--社会的总是公的,经济的总是私的。房地产就是生产为私,效益为公的,房地产也是利用为私、利益为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