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604 0
2011-09-02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控制途径

2011-9-2

  一、相关概念浅析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以及代垫运杂费和承兑到期未能收款的商业承兑汇票。   应收账款对于企业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会使销售额大幅度提高,营业利润增加;另一方面,由此产生的应收账款中的呆账、坏账增多,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会使企业资金流逐渐枯竭,最终因财务困难而陷入困境,严重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应收账款管理是一种营运资金的管理,良好的应收账款管理可以创造出企业的现金流入量和加速企业资金周转,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因此,如何在销售发展的同时,又能避免发生坏账损失,已成为每个企业应认真解决的问题。

  二、应收账款的形成原因

  1.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差的社会信誉   激烈的市场竞争是造成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关键原因。为提高市场占有率,生产厂家除发动“价格战”争夺市场份额以外,还通过降低赊销信用的标准争夺批发商和零售商。而在此情况下,如果企业没有事先调查客户资信、没有对应收账款的风险进行正确评估,盲目地采取赊销策略去争夺市场,则会造成企业大量流动资金被客户占用,从而给企业带来风险问题。例如家电行业,由于产品更新换代非常快,如果不及时将库存消化,以后就有可能很快贬值,为提高市场占有率,厂家除采用价格战外,还通过降低赊销信用的标准争夺批发商和零售商,所以说,激烈的市场竞争是造成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2.企业内部控制不当   部分企业的领导不懂财务,结果造成企业财务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方法落后,基本上没有健全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不及时核对账目,使核算与销售相脱节的问题不能及时暴露并解决,造成了企业应收账款始终居高不下,账龄老化,企业没有进行监控或失去监控。此外,由于职责不清,奖罚力度不够,造成各部门对应收账款管理工作都抱有推脱的思想。   3.激励机制设计不合理   有些企业为了鼓励销售人员完成销售任务,往往将销售完成情况与工资报酬挂钩,而未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一些销售人员为了超额完成销售指标,往往采取赊销、回扣等手段强销商品,结果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并沉积,给企业经营背上沉重包袱,影响了企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4.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债务纠纷的意识不强   目前,我国企业的应收账款的回收基本上是靠企业自己,缺少应收账款代理和出售的社会机制,难以保证应收账款安全可靠地收回。此外,企业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还有社会历史原因。长期以来,一些企业不堪重负,特别是进入市场经济转轨之际,一方面要遵循市场规律,另一方面要执行上级规定,还要尊重历史,一些应收账款就很难回收了。个别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做出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判决,使许多企业缺乏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信心和勇气。

  三、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必要性

  因为应收账款控制不当会给企业带来以下弊端:降低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使企业效益下降;虚增账面上的销售收入,夸大企业经营成果,增加企业风险成本;使企业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加速企业资金的流出;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延长营业周期;管理困难,给企业带来损失。鉴于以上弊端,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很有必要。

  四、企业加强应收账款控制的途径分析

  1.完善销售与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   从上述企业存在的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分析,说明企业内部控制薄弱。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销售与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审视应收账款形成到收回的经济过程发现,对于赊销业务,应收账款的控制其实从合同签订就已经开始。因为在法律上合同法认为,合同一经签订,就形成了法律意义上的债权债务关系。因此,在进一步完善赊销审批制度的同时还应严格合同内控管理制度和存货内控管理制度,即必须建立销售与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系统。一个有效运行的销售与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系统是防范与降低应收账款回收风险的前提条件,它可以通过不同岗位的牵制与协调及时传送、反馈销售与收款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具体建立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系统时重点应关注以下几点:   2.严格审批权限   企业可以给予不同级别的人员不同金额的审批权限,但必须定期检查。为防止权钱交易形成不良应收账款,对赊销金额超过限度的,除主管审批后,还应报请公司总负责人批准   3.建立销售合同会审制度   赊销业务必须签订供销合同,赊销业务合同在送呈领导审批前必须交财务部门参与会审。合同中对信用条件的规定包括信用期限、信用额度和现金折扣。宽松的信用条件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而偏紧的信用条件会减少应收账款的资产占有率。给予客户信用条件应当以客户为企业所创造的净收益作为主要标准。净收益是赊销额扣除变动成本和信用成本后的余额。即企业在确定信用条件时,应综合客户的年购货额、信用等级,比较不同信用条件下客户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收益,选择收益最大、坏账风险最小的方案。   4.明确发货审批权限、货权交割签收制度   所有发货计划必须按公司规定程序审批后方能发货,以防止不按合同规定发货的现象发生。业务部门货权交割必须有签收制度,其中客户的验收联和结算联要妥善保存,结算联应由财务部门保存。凡是银行转账付款购货的业务,应先办理银行转账手续,待款项到账,财务部签字同意才能发货。   5.建立应收账款催收档案和应收账款会算制度   应收账款催收应有规范的文字依据,并送交欠款方签字盖章后存档。定期召开有营销人员、财务人员、仓库保管员参加的应收账款会算专题会议,以便核实、督促、清算应收账款,防止截留和挪用。   6.对客户进行分级信用评价,建立客户档案   可以根据企业规模、财务管理规范程度、以往业务往来中的信誉程度将将企业分为A、B、C三类。对C级客户要坚决杜绝赊销,以前已发生的赊销要采用一切尽可能的办法尽早收回货款;对B级客户要根据公司资金状况和业务情况进行进一步权衡是否继续使用赊销;对A级客户可根据客户的财务状况调整合适的信用政策,包括客户延期付款的期限和额度。   评定的客户信用等级,应记录客户信用档案,详细记录客户资料。档案的主要内容有:客户信用等级变动情况及等级变动原因,客户与本企业的往来情况,客户的付款记录,客户基本情况等。   7.做好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应定期召开针对应收账款的会议,统计应收账款情况。对清欠人员设立奖励制度,对收回难度大的应收账款应确定适当比例的奖励,以调动清欠人员的积极性。其次,定期进行对账。财务部门应建立对账制度,每月末提供对账单给经办人员与赊销单位对账,将对方经办人签字和加盖财务专用章的账单作为双方结算的原始依据。再次,进行账龄分析,采取合适的收账政策和催讨制度。通过分析欠账账龄,估计潜在的风险损失,采取电话催收、信函通知、派员面谈、法律行动等讨账措施,采用恰当的讨债方法收回账款。最后,应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即企业在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和控制的同时,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要预先估计,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对确实无法收回长期挂账的款项应尽早作出财务处理。   8.建立应收账款分析评价和风险预警机制

  从理论上讲,应收账款的成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即被应收账款占用的企业资金用于其它投资而产生的收益。二是应收账款的管理费用,主要包括:调查客户信用情况、收集信息、账簿记录以及催收、监收而产生的费用。三是应收账款坏账成本,应收账款因故不能收回而发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成本。应收账款的成本实际上是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和盈利而付出的代价。企业应及时地对赊销业务所带来的利润和增加的成本进行分析评价,并根据分析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市场开发和营销策略,降低应收账款投资成本。企业应建立逾期未结欠款的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坏账迹象明显的客户,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因赊销过度所带来的风险,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使赊销的作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姚晓梅:浅谈应收账款的控制和管理,交通财会,2009.09   [2]马永升:如何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控制和管理,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08   [3]周晓璟:刍议应收账款的控制和管理,财经界,2008.08   [4]毛琳: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控制途径,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6   [5]张津毅:试论应收账款的控制和管理,会计之友,2007.03

  [6]褚杰贺飞:企业应收账款控制途径,内蒙古煤炭经济,2006.01





作者: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宋春艳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1年第7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