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紧缩
“问题出在哪里?还是缺钱。这是当下挑战A股‘底部说’的一个主要利空因素。大量企业缺钱。因而更多地是从市场拿走钱,致使资金状况紧张。”王国卫认为,今年以来大量解禁潮令股东套现离场,投资者对市场的担忧主要集中于资金面上。
8月27日,央行有关人士向财新《新世纪》记者确认,鉴于保函、承兑汇票、信用证业务的迅速发展,央行拟扩大存款准备金的基数,将保证金存款亦纳入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这是央行对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一部分。
此举被业界视为央行应对通胀压力实施的紧缩货币政策的新举措。意味着央行将在未来六个月内收紧约9000亿元资金,接近上调存款
准备金率三次的效果。
大成策略回报基金经理周建春指出,进一步紧缩政策已被市场预期并反映,目前A股整体估值水平较低,指数下跌空间有限,但短期政策方向也难以出现逆转,预计市场可能进入探底和形成底部的阶段。
中信证券在前述策略报告上表示,“上周末央行考虑扩大准备金缴纳范围的影响中性偏负面,在缴存比例和时间进程上略有超出市场预期,预计对银行利润影响不大,但冲击市场流动性。”
中信证券对市场总体判断是底部已现,未来上行还需要明确经济增长态势,特别是背后最核心的政策目标与决策意图。
9月拐点?
“市场底部已现,但上行之路任重道远”,中信证券研究报告这样定论市场,近期包括平台贷款问题有望合理解决、新增资金可能入场、转融通有望推出等预期推动情绪转暖。
目前,各机构将希望寄托于9月,认为届时可能迎来A股拐点。
中信证券表示,医药产业、节能环保、煤层气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等大多数产业“十二五”规划经过前期的起草、修订、论证,都已经逐步上报,进入9月以后预计将是这些政策的密集发布期。虽然当下尚无法准确把握每个产业政策准确颁布的时间点,但从政策本身和对应标的的基本面判断,可以提前布局以等待政策的颁布。
中邮证券策略分析师程毅敏表示,历年9月都是经济数据的披露、年内第二次政策微调窗口期的临近以及面临即将到来的长假这三方面因素的叠加期。政策上看,需要留意两个方面,一是货币政策的微调情况,二是未来一些行业政策的出台。这些都可能会对市场波动形成催化作用,
程毅敏认为,由于经济数据的披露会形成催化因素,因此大致可以判断,在9月中旬市场消化了数据以后,市场会向上走,“9月或是先抑后扬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