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式个人英雄主义
上了大学,有了网络才真正慢慢的接触到美国电影。看了《蜘蛛侠123》,《变形金刚》等等等等比较知名的美国电影,总觉得里边有些共同的东西,却总是想不出来。后来知道,这个共同的东西有个共同的名字,就是“美国电影式个人英雄主义”。
《蜘蛛侠》开始于主人公Peter参观蜘蛛时被一个变异蜘蛛注入了基因,Peter有了这样的基因,有了作为蜘蛛结网的能力。但在之后的个人英雄主义在大加发挥时,却是同时以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同时也在巨大的破坏中打败了对手)为代价。
而《变形金刚》也是如此。山姆从一次奇特的拍卖会开始了自己的变形金刚之旅。同样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而最近的《功夫熊猫2》,则更是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幌子,体现了了“美国电影式个人英雄主义”的内核。
我想可不可以这样解释“美国电影式个人英雄主义”:一,英雄的场景是奇异的。这种场景是幻想出来的,奇异的,在奇异中彰显出了一个平平凡凡的人的不凡经历,成了英雄。二,有破坏力。在这种场景中,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力,虽然可以辩解说是怪物破坏在先,英雄破坏是不得已的,但这种怪物破坏终究还是为个人英雄主义的展现而做准备的。
这里的第二,存在一个问题 ,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力,也就是给他人造成了破坏力,造成他人生命丧失、财产被毁。英雄在向社会展现自己的个人英雄魅力获得自我满足时时,也同时侵犯了他人的权益。
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中的显学,在这方面也有些体现。
毫无疑问,“美国电影式个人英雄主义”是美国的,但美国的经济体制是自由的,政治体制是民主的。经济自由政治民主代表着什么呢?个人的权益不受他人侵害。而“美国电影式个人英雄主义”,则明显侵害了他人的权益。
自由主义经济的个人权益不受他人侵害,即是在你发财的时候,不能通过坑蒙拐骗我的财物,通过我财物的减少来增加你的财物,这样的情景是为社会所不允许的。真正的在保证我的财物不受侵害时增加你的财物,一是通过你个人的劳动,二是通过交换增加你手中财物对你的效用量(帕累托最优),三是社会财富增加,增加的那一部分中你得了一部分。
同样,你要发扬你的英雄主义?可以呀,但是前提是不能给我带来损失,你的英雄主义是你的事,与我无关。
高度成熟的自由主义经济,使得电影中通过给社会造成破坏力的背景下彰显个人英雄主义这种情形,在法律上在道德上行不通。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电影式个人英雄主义”大方光彩之处了,现实生活中没有实现自己个人英雄主义的土壤与每个人心中却都有“英雄梦”的心态形成了矛盾,而矛盾的解决办法就是——电影。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电影式个人英雄主义”系列电影片出生在美国,轰动于美国,辐射至世界的原因。
由此,可以想象我们中国为什么现在没有“中国电影式个人英雄主义”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