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断想:揭开标准普尔评级的面纱
(查看原文请点击)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九日标普的勇敢之举,令美国颜面尽失,也令世界金融市场着了凉,标准普尔评级是一家怎样的公司,能在全球金融市场有如此的威力,并敢于与自己的“东家”对着干呢。《环球时报》的一则解读为我们提供了标普评级的概貌。
第一,标普坐落于纽约繁华市区、占据了几乎半条街道的拥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的老牌机构,从建筑物的风格来看,它既不现代,也不落旧,而是给人以一种中庸之感,中庸一词用在标普这样的评级机构上,极为贴切,对全球债务偿还能力的评价,还是要采取中庸之道的。
第二,在标普工作的员工薪水低、晋升机会少、工作业绩与奖金也不挂钩,对于员工的这些负面影响,通过标普的声誉和标普的准点下班,来弥补、平衡,在纽约其他投行要工作到深夜,而标普下午五点之后几乎就没有多少人在工作了,标普倡导的是给员工合理的工作与休息时间。
第三,标普创新少,也很少使用新兴的市场分析工具,它一直沿用的是一些较老的、较低的软件、版本来对市场做出分析,笔者以为新生事物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而为了给投资人提供最值得信赖、最可靠的结论,标普的这种保守是可以接受的,它提供的结果虽然不一定是最准确、最全面的,却是它可以把控的了的,可以充分合理地给投资人以解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