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本周看点
近期,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召开,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金融强国的丰富内涵。此次会议意义重大,是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延续和拓展,首次提出金融强国的“六大核心要素”、“六大体系”、特色金融文化,重申“八个坚持”,明确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发展自身金融体系与对外开放的三大关系。
此次参会人员包括党内外主要负责人,有利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后续关于金融强国建设、金融监管和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等措施有望逐步落地,需要持续观察可能出台的政策及其变化。
“六大核心要素”: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货币是首位,是金融的根基,强大的主权货币是金融强国的基石。人民币国际化稳中有进,在全球贸易融资中的占比排名上升至第二位,但在支付、投资、融资和储备四个功能上的国际份额与主要国际货币相比还存在差距,人民币汇率时不时面临一定超调风险,受美元影响较大。自2023年5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破7以来,本轮贬值周期已超8个月,为近五年来首次。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会议提出了“六大体系”: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宏观和金融调控还是在首位,始终保持稳健,稳中求进的基调,货币政策注重稳健精准。持续完善股票、债券、REITs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和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同时加大金融严监管,各类金融产品尤其是创新型产品要合法合规,注意做好金融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比如智能化、现代化等。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首次提出“五大文化”: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我们认为,金融要进一步加大服务实体经济,避免脱实向虚,同时金融严监管的趋势不变。在此背景下,当前货币政策要防止资金空转和淤积,注重盘活存量效能,这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掣肘货币政策的大幅宽松,要警惕流动性和资金价格的边际变化。
宏观经济
2023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26万亿,同比增长5.2%;
重要资讯、政策监管回顾
《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的决定》;
地方会议频繁提及“超长期特别国债”;
北京证券交易所公司(企业)债券市场开市;
超250只FOF可投公募REITs,占全市场一半以上;
货币市场
上周流动性相对平稳,回购利率涨跌互现;
股债跷跷板,债市利率低位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