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326 9
2011-09-08

经济危机到底是怎样产生的?众说纷纭。前一次的经济危机,美国居然说是监管不力引起的。这些说法其实都是表面文章,而我们要找的是病根。那么经济危机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

经济危机就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是市场经济特有的毛病,到一定阶段就爆发。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经济危机的产生,应该从商品交换这个制度上去找原因。

那么什么是商品交换呢?就是“商品换商品”。自从货币产生以后,人们就习惯把“商品换货币”看成商品交换,这是不对的。货币只是媒介,是欠条,不是商品,所以商品换货币以及货币换商品都不是商品交换,只有商品换商品才是商品交换。我们研究商品交换时,应该把货币去掉,这样才能看清楚商品经济的本质。

假如一个农民卖100斤大米,换来100块钱,他用这100块钱买了一袋化肥,那么实质就是他用100斤大米换了一袋化肥。这就是商品交换。这样,货币给我们造成的视觉障碍就被消除掉了,利于我们看清楚市场经济的本质。

知道了什么是商品交换之后,下面就举个例子看看经济危机是怎样产生的。

假如一个村庄里,有一个铁匠,打造镰刀,1把镰刀50块钱;其他的都是农民,有100户,产大米,价格是一斤1块。这时,镰刀和大米的交换比例是150

这样的交换比例,在客观是就要求镰刀和商品大米的产量也必须恰好成这个比例,铁匠每打造1把镰刀,农民就得生产50斤商品大米;农民每生产50斤商品大米,铁匠就得打造1把镰刀。

但是,实际上,能不能恰好达到这个比例呢?不可能,因为各人的生产都是盲目的,狂热的。假如铁匠打造了300把镰刀,农民只生产8000斤商品大米,就会有140把镰刀找不到交换对象,也就是卖不出去。这就产生了经济危机。

所以,经济危机产生的一个原因就是:在生产的盲目和狂热状态下,各种商品的生产比例不能达到商品价格所要求的比例。

铁匠的镰刀卖不出去,他就要降价,例如降到20块钱一把。那么这个时候,是不是能全部卖出去呢?这要看农民的需要量是多少。假如每户农民最多需要2把镰刀,那么100户农民最多需要200把镰刀。而且,就是20块钱一把,有的农民仍然买不起。这时仍然有100多把卖不出去。这仍然是经济危机。

所以,经济危机产生的第二个原因就是:消费者对商品的需要量是有限的。

经济危机的产生还有第三个原因,这个原因在上面的例子里没能体现出来。这个原因发生在雇佣劳动上。资本家给工人的工资低,工人的购买力有限。不过,这个原因本帖不打算讨论。

铁匠的镰刀过剩之后,他最想做的就是把他的镰刀卖出去。他怎么做呢?

假如旁边还有一个村庄,全是农民,生产大米,这个村庄落后,没有铁匠,农民没有镰刀用。铁匠就想把他的镰刀卖到这个村庄。于是他就鼓吹经济全球化。然后,他的镰刀就在这个村庄找到销路了,他的生产又能火热地进行下去,经济危机过去了。

可是,这个村庄对镰刀的需要量仍然是有限的,而且大米和镰刀的产量仍然不成比例,所以,不久,铁匠又碰到难题了,经济危机又发生了。这时又怎么解决?

全世界就这两个村庄,铁匠再也找不到销路了,他不能卖到火星上去。所以,经济全球化之后,经济危机就无药可治了。这时铁匠唯一的办法就是耐心等待。等到有些农民的镰刀用坏了,需要换新的,他就能卖出去了。有些农民本来穷,买不起镰刀,后来积攒了一些大米,能买起了,他的镰刀又能卖出去一部分。有的农民家里失火,镰刀被烧坏了,需要换新的,他又能卖出去几把。所以,有的经济学家说,天灾人祸也有利于经济繁荣。

铁匠经过耐心等待之后,他的镰刀又有了一些销路,所以生产又能勉强维持一阵子。不过,这一阵子是很短的,经济危机马上又要来。经济危机的间隔时间越来越短。

经济危机的间隔时间与生产力的大小、市场的大小有关。当市场一定时,生产力越小,间隔时间越长;当生产力一定时,市场越大,间隔时间越长。几百年前,生产力很小,所以间隔时间为无限长,所以也就没有经济危机出现。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发展了,所以经济危机也就随之出现了。后来,由于发达国家逐渐开辟国外市场,所以就避免掉了本该发生的经济危机,使经济危机的间隔时间拉长了。现在,经济已经全球化了,已经没有市场可以开辟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危机的间隔时间会越来越短,最后可能连在一起。


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是私有制的必然结果,是所谓的产权明晰的必然结果。要避免经济危机,唯一的办法就是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在公有制里,铁匠仍然打造镰刀,农民仍然生产大米,不过这时已经没有商品交换,铁匠打造的镰刀无偿提供给农民使用,农民生产的大米无偿分配给铁匠吃。没有商品交换,也就没有交换比例,也不存在谁买不起的现象,这也就没有经济危机了。同时也没有了贫富分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9-8 23:51:55
须知经济危机是整个经济体系增长趋缓甚至负增长。不是一家公司或一种产品。难道因为马车卖不出去,我就认定是经济危机。显然不能,因为马车的滞销背后是汽车的兴起。可你犯了同样的错误,镰刀生产者只有一家,但农户有100家。判断经济危机要看农户而不是卖镰刀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9 01:45:57
经济不可能真正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对立化是同时存在与发展的。

考虑全球如下的生态环境:全球由A国、B国、C国、D国构成。
A国:知识、技术、法律的创立和提供者;
B国:资源提供者;
C国:劳动力提供者;
D国:赤贫国。
在这种生态环境中,A国总是要利用自己的创新优势来“合理地”掠夺B、C、D国,不可能与所有的国家结盟,否则A国的知识和技术就失去了销售对象。

也就是说,A国总是会“创造”出一个销售对象,正如哥伦布急于到达东方去贸易一样。尤其是C国和D国,不要指望A国会真正地接纳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9 08:42:33
观点是对的,但相关解释的确严重商品(货币)拜物教化?

“生产组合”是每个人预先知道的么?在这里这个所谓的“需求”实际上是狗屁不通的概念。并且把价值与生产力联系在一起,不是彻底的脑殖废么?价值代表的是权力,是支配行为(劳动)的社会关系并不代表具体的生产力。

在这里所谓的经济危机,只不过是资本主义追求最大化的剩余劳动支配形式这种权力,而普通人再也没有更多劳动时间来交换,也就是每个人遇到生理极限,这里危机正好暴发。

像所谓的金融危机,无一不是每个人在这种逼迫的交换关系下遇到生理极限。


看来马克思批评的商品(货币)拜物教的猪,在左派中也大量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9 10:15:39
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是私有制的必然结果,是所谓的产权明晰的必然结果。要避免经济危机,唯一的办法就是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在公有制里,铁匠仍然打造镰刀,农民仍然生产大米,不过这时已经没有商品交换,铁匠打造的镰刀无偿提供给农民使用,农民生产的大米无偿分配给铁匠吃。没有商品交换,也就没有交换比例,也不存在谁买不起的现象,这也就没有经济危机了。同时也没有了贫富分化。
==============================================================
经济危机实际是经济周期,是任何经济中都难以避免的现象,但在小商品经济或自然经济条件下,由于生产规模小、部门之间没有紧密联系、生产主要是短缺,所以不曾发生过重要影响。但进入工业革命后,由于生产能力扩大、部门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出现了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这实际上是经济发展进步的一种表现,但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时候问题,所以西方学者一直在研究反周期问题,并通过国家干预经济取得了重要成果。
自1825年第一次发生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已经发生过很多次的经济危机。每次发生危机的时候都会有所谓马派经济学家预言资本主义会因此崩溃,但最后无一不是落空。我可以肯定的说,这次经济危机也会安然度过(这并不否认由于经济危机带来的各种问题),所谓必须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云云不过是自己骗自己而已,人家不会那么干的。而中国也不会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
计划经济给中国带来的严重问题,请楼主仔细研究一下。事实上实行计划经济时,我国经济是一片混乱,人民困苦不堪,正因为此,中国才选择了市场经济。试问:当今世界除朝鲜外还有哪一国实行所谓计划经济?而朝鲜经济之困难举世皆知(和韩国比比)。奉劝楼主三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9 12:52:32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1-9-8 23:51
须知经济危机是整个经济体系增长趋缓甚至负增长。不是一家公司或一种产品。难道因为马车卖不出去,我就认定 ...
这里仅举的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