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四关”:苹果品牌战略的启示
2011-9-6
诺基亚有多款智能手机,不同价位,不同款式,不同颜色,市场定位也不同;苹果仅有一款,从iPhone1到iPhone4。苹果走的是精品路线,从外观设计、软件开发、材料选用、系统集成到生产管控、市场推广,都精益求精。虽然等待时间长,可一旦推出,就让人眼前一亮,这就是精品效应。
记得两年前,公司刚刚开始经营移动业务的时候,在对市场缺乏细致调查,对不同群体缺少深入理解,定位不准,精确度不高的基础上,就匆匆忙忙推出各类套餐,实行模糊营销,结果一年后,套餐到期,用户普遍反映没有感觉到优惠,话费反而增加了不少。最令人失望的是手机质量差,电池要天天充电,还经常出故障,修理周期过长,很多用户套餐一到期,就申请拆机。
其实,这种匆忙上阵的营销对品牌的打造是会产生负面影响的。与苹果走精品路线的战略相比,我们应该得到一些启示。
启示一:要树好精品意识关
凡推出一种业务,必须“谋定而后动”,必须有广泛的市场调查和论证,不能想当然。方案一定要贴近市场需要,满足用户需求。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好,战略上不能出错。苹果品牌一直走的是精品路线,不盲目追求市场份额,而是在追求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时尚,是在长期地经营一个品牌,而不是短视的赚钱行为。在中国市场上稳扎稳打多年之后,苹果虽然市场份额不高,但是口碑很好,信誉很好。大家都说好,这种品牌战略是多么的高明!这离不开它的精品意识。
启示二:要把好产品质量关
一个品牌要打开市场,关键在高端产品,高端产品意味着高标准、高质量、高信誉度,是拳头产品,是不可替代的,这才是“绝招”。高端产品做好了,其他的就容易得多。就像水流一样,水可以从高处流往低处,却不能从低处流往高处。我们在营销中经常会遇到诸如终端质量问题、线路质量问题、套餐优惠问题、人员素质问题,这都涉及业务质量、产品质量、人员质量,不可等闲视之。质量是打造信誉的基石、塑造品牌的口碑,没有质量前提的业务发展,只能是一阵风、一场雨——来得越猛,去得越快。无论是高端产品还是低端产品,都应该走精品路线,保证产品质量与使用寿命,这能节省人力物力,也更加绿色环保。
启示三:要做好售后服务关
无论你的产品多么成熟,多么优秀,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和意外如果出现了怎么办?只有靠售后服务这关来补救。现实中,我们往往重经营,轻服务;重销售,轻售后;重发展,轻保持。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现实也给了我们当头一棒的教训:发展总量是上去了,但发展的净增却徘徊不前。发展的数量可观,发展的质量却不够,这说明保持的功夫做得还不到位。售后服务非常重要,我们不仅要花力气完善,还要花重金打造星级的售后服务,使产品质量、资费争议、后续服务等问题能够更快更好地解决,让用户感觉到不光你的产品好,质量过硬,而且你的售后服务也是一流的。
启示四:要过好客户口碑关
这是最重要的一关。根据营销学原理,客户对一个产品,一个服务,一个企业满意,会影响到周围很多的人,如果他不满意,也会告诉周围的人,这就是口碑营销学。做好口碑宣传,会为企业赢得很多潜在的客户,在品牌形象上占领潜在市场。口碑营销无疑为苹果公司带来了巨大成功,如开发出独一无二的产品价值,塑造正确时尚的产品形象,选择合适的目标群体,激发持续不断的购买欲望等,这些都为苹果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这些归根结底,口碑传播的产生并非偶然,它是精心设计的营销活动所带来的结果。这种营销始于独特的产品价值,经过正确产品形象的塑造以及在合适环境下的传播,激发出消费者对产品的兴趣和购买欲,最终将其转变为消费者的热情,从而产生具有感染性的消费者行为及口碑传播,帮助产品迅速地跨越“引爆点”,扩散至大众消费市场,进而转变为购买行动。这一切正是苹果对其产品所采用的营销模式。
一个品牌要成为畅销的名牌,需要时间的考验,需要文化的积淀,需要价值的提升,我们的营销不能像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只盲目追求速度,只追求立竿见影的成效,而忽略了以上关键要素间的整合,否则,这趟列车很可能会陷入险境。苹果在产品和营销上的一系列成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作者:黄朝阳 来源:《人民邮电报》2011年09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