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0801 23
2011-09-09
日前,《美国经济评论》2011年8月期发表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孟涓涓与牛津大学文森特-克劳福德教授(Vincent P. Crawford)合作的论文《纽约出租司机供给行为再探:工作时间和收入的理性预期目标下的参照系统依赖偏好》。
    传统的劳动力供给理论认为,劳动者工资降低,会导致工作时间变短。但一项针对纽约出租车司机的调查数据却显示,工资和工作时间成反比。孟涓涓老师和克劳福德教授运用前沿行为经济学模型分析这种“矛盾”的现象,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科学解释。
    文章打破传统模型的束缚,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劳动供给的决定因素,利用行为经济学中“基准点”的概念从一个全新而现实的角度分析劳动者偏好和劳动供给行为与工资的关系。由于他们开创性地将心理学分析引入劳动供给理论,此篇论文得到国际学术的高度认可,并被《美国经济评论》收录。
    《美国经济评论》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发展历史,堪称经济学领域的最顶级期刊。此前,能够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论文的大陆学者屈指可数。2009年,光华管理学院蔡洪滨教授、陈玉宇副教授与杜克大学方汉明教授合作的论文《观察中的学习:来自随机实地实验的证据》曾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此次孟涓涓老师的论文再次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除了体现孟涓涓老师个人的学术成就外,也充分展现了光华管理学院研究力量的国际水准。


《美国经济评论》


    不断提高教学和研究水平,一直是光华管理学院的重要目标。据统计,2001年至2010年的十年间,学院教员共计发表SCI/SSCI检索论文371篇,其中在国际一类刊物发表论文90篇,国际二类刊物发表论文111篇,在国内商学院中处于领先地位。而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光华在高水平师资引进上的重视与投入。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光华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科学、严谨的人才引进机制,并组建起了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据统计,在光华管理学院109位全职教员中,有71位在中国大陆之外的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占教员总数的65%。此外,学院还从海外招聘了30余位特聘教授和访问学者,参与学院的教学科研及教员招聘工作。
    人才引进,文化是基础,资源是保证。为了招募到世界一流人才,光华竭尽全力为教授的研究和职业发展创造尽可能好的环境和氛围。学院在招聘教员的过程中,充分掌握国际人才市场的趋势和变化,对不同层次的人才提供相应的吸引政策。特别是对于年轻教师,学院利用一切条件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充分的国际学术交流机会。
    以孟涓涓老师为例,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获得经济学博士后,许多学校都要向她发出了邀请,而最终孟涓涓老师选择了光华。“光华的学术氛围在国内是最好的,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将为我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9-9 11:06:52
那些怀疑光华学术水平的银就看看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9 11:12:46
牛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9 11:33:19
居然没人顶!? 太离谱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9 21:29:11
如下的报道像搞出租车师傅看的。没有意义的。要厉害,搞出Econometrica。蔡洪斌就是没有Econometrica才被UCLA开出的。孟娟娟更差。孟娟娟的老板Crawford还不错。怎么跑到牛津水货去了?这两篇AER论文都没有中国人看:什么出租实验田东西?太傻冒。发AER的中国人太多了:谭国富,白重恩,林毅夫,钱颖一,谢丹阳,贾攀乐,黄海洲,黄晓东,刘铮,宋峥。。。比发《中国社会科学》容易多了!

日前,《美国经济评论》2011年8月期发表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孟涓涓与牛津大学文森特-克劳福德教授(Vincent P. Crawford)合作的论文《纽约出租司机供给行为再探:工作时间和收入的理性预期目标下的参照系统依赖偏好》。
     传统的劳动力供给理论认为,劳动者工资降低,会导致工作时间变短。但一项针对纽约出租车司机的调查数据却显示,工资和工作时间成反比。孟涓涓老师和克劳福德教授运用前沿行为经济学模型分析这种“矛盾”的现象,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科学解释。
     文章打破传统模型的束缚,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劳动供给的决定因素,利用行为经济学中“基准点”的概念从一个全新而现实的角度分析劳动者偏好和劳动供给行为与工资的关系。由于他们开创性地将心理学分析引入劳动供给理论,此篇论文得到国际学术的高度认可,并被《美国经济评论》收录。
     《美国经济评论》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发展历史,堪称经济学领域的最顶级期刊。此前,能够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论文的大陆学者屈指可数。2009年,光华管理学院蔡洪滨教授、陈玉宇副教授与杜克大学方汉明教授合作的论文《观察中的学习:来自随机实地实验的证据》曾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此次孟涓涓老师的论文再次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除了体现孟涓涓老师个人的学术成就外,也充分展现了光华管理学院研究力量的国际水准。
《美国经济评论》
     不断提高教学和研究水平,一直是光华管理学院的重要目标。据统计,2001年至2010年的十年间,学院教员共计发表SCI/SSCI检索论文371篇,其中在国际一类刊物发表论文90篇,国际二类刊物发表论文111篇,在国内商学院中处于领先地位。而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光华在高水平师资引进上的重视与投入。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光华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科学、严谨的人才引进机制,并组建起了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据统计,在光华管理学院109位全职教员中,有71位在中国大陆之外的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占教员总数的65%。此外,学院还从海外招聘了30余位特聘教授和访问学者,参与学院的教学科研及教员招聘工作。
     人才引进,文化是基础,资源是保证。为了招募到世界一流人才,光华竭尽全力为教授的研究和职业发展创造尽可能好的环境和氛围。学院在招聘教员的过程中,充分掌握国际人才市场的趋势和变化,对不同层次的人才提供相应的吸引政策。特别是对于年轻教师,学院利用一切条件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充分的国际学术交流机会。
     以孟涓涓老师为例,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获得经济学博士后,许多学校都要向她发出了邀请,而最终孟涓涓老师选择了光华。“光华的学术氛围在国内是最好的,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将为我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教育与经济学教育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71445&page=1&from^^uid=271641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9 21:30:52
devotion15and7 发表于 2011-9-9 11:33
居然没人顶!? 太离谱了吧!
顶出租车行为心理经济学?傻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