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百分点,这就意味减少货币的供给,理论上来说会对人民币利率有上升的压力.
但同时,我国的外汇储备逼近万亿大关,还有国有银行上市所吸引的巨额资金
这种背景下,调高准备金率有什么作用,和会引起哪些影响?
请名位大大指点一下!!!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存在央行的存款,央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越高,银行可放出贷款的额度就越小。 这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将冻结大约1500亿元资金不能放贷。目前,我国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是赚取存贷款利率差——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52%,而贷款基准年利率为6.84%,差了4.32%。即银行吸引1万元存款又把它作为贷款放出的话,一年就能赚432元。这次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意味着要有更多钱存在央行,而非放贷。 央行此次政策调整,房地产公司的融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对于个人房贷而言,央行前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对个人房贷的影响是个逐步的过程,一开始影响不大,但随着政策的增多和深入,个人房贷也将受到波及,首先的反应就是银行审核贷款更严格、贷款成数要降低,一部分贷款将执行基准利率,而非比基准利率低15%的优惠利率。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存在央行的存款,央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越高,银行可放出贷款的额度就越小。 这是今年第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巩固流动性调控成效。 这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将冻结大约1500亿元资金不能放贷。目前,我国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是赚取存贷款利率差——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52%,而贷款基准年利率为6.84%,差了4.32%。即银行吸引1万元存款又把它作为贷款放出的话,一年就能赚432元。这次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意味着要有更多钱存在央行,而非放贷。 央行此次政策调整,房地产公司的融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对于个人房贷而言,央行前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对个人房贷的影响是个逐步的过程,一开始影响不大,但随着政策的增多和深入,个人房贷也将受到波及,首先的反应就是银行审核贷款更严格、贷款成数要降低,一部分贷款将执行基准利率,而非比基准利率低15%的优惠利率。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的目的还是紧缩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当前,再贴现规模扩张,其顺周期性明显;公开市场操作由于央行回购票据规模的限制而呈工具不足,可谓“有心无力”,因此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似乎是唯一有效的工具。
从货币供应量的角度看,今年差不多每个月外汇储备增长100亿美元,也就是投放货币约800亿元,显然公开市场操作任务更为艰巨。而上调0.5%的存款准备金率,约收缩货币1200亿元。可见,央行为巩固前期紧缩性宏观调控的成果,防止经济再度过热,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回笼货币,减少流动性,收紧银根,防止商业银行拿着圈来的钱头脑发热给房地产商。
因为提高人民币利率的做法市场不很吃这一套,没有准备金率来的有效,下一步也有可能相应配套提高利率
25个基点。
人民币升值是必然的,无可阻挡
一个开阔的思维方式:
货币市场、利率、外汇市场、汇率、金融市场、融资主体、货币政策周期、经济运行周期。这些会怎么样呢?
毕竟现在的市场经济中各领域是密切相连的。
经济过热(主要源于固定资产投资依然较热)、流动性过剩。
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实际上是目前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中的无奈之举,其目的在于减少国内严重过剩的流动性,抑制投资的过快增长,尤其是房地产业.
为什么说是无奈之举呢?因为面对外汇储备带来的巨大货币供应量压力,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实在是杯水车薪,而利率工具又不敢轻易使用.假如上调利率,必定进一步刺激国际资本流向中国,流动性过剩的局面恐怕更能缓解.问题的根源是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由于中国目前特定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和金融制度安排不当,导致的内外失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