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4-2-28 18:56:28
汉学泰斗饶宗颐在读过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简后告诉我们,“地下文物是另一个中国。”

一个是没有理则的中国,另一个则是有理则的中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2-29 14:57:56
@无知求知

一楼主贴谈的是最初由亚里士多德集大成的形式逻辑,你讨论时也使用形式逻辑(逻辑)的概念符号,但内容却换成了从马王堆寻觅出来的“理则”,那么“理则”的内涵又是什么呢?我不敢追问了,因为你的答案估计还是“学好了小学语文就不会提这样的问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2-29 15:55:51
洀思珐1958 发表于 2024-2-29 14:57
@无知求知

一楼主贴谈的是最初由亚里士多德集大成的形式逻辑,你讨论时也使用形式逻辑(逻辑)的概念符号, ...
音译等于没有翻译。关于这一点你有没有不同意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 08:34:0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 12:33:05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4-2-26 17:53
属加种差法。
@无知求知

你把西文翻译成逻辑也好,你把西文翻译成“理则”也罢,那都不是问题的关键,那都仅仅是概念三要素中的概念符号,一个严谨的概念最重要的是有一个明确精准的内涵。
形式逻辑的主流著作中都有明确的逻辑的内涵。而你的“理则”则是一个没有明确内涵的模糊概念。你把一个没有定义的模糊概念“理则”与有明确定义的清晰概念逻辑混为一谈,就更不应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 13:51:40
洀思珐1958 发表于 2024-3-1 12:33
@无知求知

你把西文翻译成逻辑也好,你把西文翻译成“理则”也罢,那都不是问题的关键,那都仅仅是概念三 ...
一种译是用来理解的,一种译却不是用来理解的,难道这还不是关键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 14:24:45
音译等于没有翻译。关于这一点你有没有不同意见?

请直截了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 15:11:16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4-3-1 13:51
一种译是用来理解的,一种译却不是用来理解的,难道这还不是关键问题!
不理解和吃不准的词,用 音译,

古今中外,都一样。

中国佛教典籍里很多音译,现在横行中国的和尚念经,念的都是中国人听不懂的印度话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 16:00:59
restalker 发表于 2024-3-1 15:11
不理解和吃不准的词,用 音译,

古今中外,都一样。
是的,意义吃不准的词语也只能音译。

那些吃不准又时常挂在嘴边的词语,那就叫“套话”。“形式逻辑”一词就是音译,就是套话。在一个没有哲学的国度里,哲学术语就是套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2 10:47:04
洀思珐1958 发表于 2024-2-25 08:39
黑格尔、恩格斯发现了“辩证的视角”,但尚未产生辩证法理论

(摘编自《思维方法高级教程》第2版)
自诩科学,污蔑别人庸俗,这是互相辩证过程中的对立双方都习惯使用的情绪化表达。<br>
如果在公平公正的论坛里,对立双方的叫骂声都能发表出来,那么,哪边的叫骂声大,就证明哪边理直气壮,哪边科学。<br>
叫骂声越来越小的那边,就证明是庸俗。<br>
这就叫辩证法,呵呵<br>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2 11:14:28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4-2-26 21:13
语文及格的都知道,庸俗与高雅互为反义,科学与宗教互为反义。刻意把两组互为反义的词语跨界错配,俗话说 ...
“音译等于没有翻译”

————

不同意,音译也属于翻译。

例如,“logic”,你翻译成“理则”,主流翻译成逻辑。反倒是“理则”更容易产生歧义,会不会被有些人望文生义,以为是理财的规则?等等。在中文里已经存在的名称,当然要意译,例如,red 翻译成红,而不是音译。

学术翻译,概念符号只要学术界约定俗成即可,没必要把特立独行当成创新。关键是接下来的内涵的界定要下大功夫。
@无知求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2 12:15:44
洀思珐1958 发表于 2024-3-2 11:14
“音译等于没有翻译”

————
“堪色谱提斯特普林斯普噢付浮雷顿”,这就是黑格尔概念论中的一段音译,你能理解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2 12:48:37
洀思珐1958 发表于 2024-3-2 11:14
“音译等于没有翻译”

————
”理则”绝不是我的特立独行。看来你连百科“逻辑”词条都没读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2 18:26:47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4-2-26 12:15
把辩证法与别的法区分开来,这本身就是割裂的方法,就是形式逻辑的方法。恩格斯说辩证法反对割裂,但他在《 ...
这个质疑真的很到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3 08:32:40
合理性分析 发表于 2024-2-25 17:44
辩证法不支持是就是、不是就不是的形式逻辑判断
————
啥意思?
你举了一个低水平翻译的例子,难道就由此推演或者证明音译等于没有翻译?符合形式逻辑规则的推演不是这样做的。

@无知求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3 08:34:56
“这个质疑真的很到位”

————————-

你能否看出他这个“质疑”的问题所在?

@曹国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3 09:32:37
洀思珐1958 发表于 2024-3-3 08:32
你举了一个低水平翻译的例子,难道就由此推演或者证明音译等于没有翻译?符合形式逻辑规则的推演不是这样 ...
“堪色谱提斯特普林斯普噢付浮雷顿”,这就是黑格尔概念论中的一段音译。请问你是否能够读懂?

请直截了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3 13:40:16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4-3-1 14:24
音译等于没有翻译。关于这一点你有没有不同意见?

请直截了当。
“秘密故、含义多故、此无故、顺古故、生善故”
五种不翻,是指由唐代玄奘法师所提出的翻译理论。
其具体指在将梵文译成汉文时,遇五种情形不进行意译,而保留其原音,即进行音译。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土,魏晋南北朝的知识分子很多都用汉语固有的词语去翻译佛典。
所以很多时候变成用道家的词语,当然是张冠李戴。
为什么用般若而不直接翻译成智慧,因为意思不同。
现在汉语连发音也不一样,般若发音应该读成“波野”。佛陀发音接近“Budda”。
Please produce your Identity card,不是请你生产你的身份证,而是请出示您的身份证。
原因produce的字根duce源自于拉丁文ducere(=lead),所以duce,duct=lead(引导)的意思。
produce (生产)是引申义。汉语翻译将引申义变成本义。
所以翻译除了给出本国文字,还需要翻译本来的定义,避免误解。
明末清初西方Logic传入中国之初,李之藻将其译为“名理”,严复译为“名学”,马相伯译为“原言”,
王国维译为“辨学”,日本学者译为“论理学”。孙中山在后来的《孙文学说》中则译为“理则学”,
并阐释云:“以往的逻辑译名皆不完善,不能够代表全书的旨意,而只能代表书中的部分意义,
实在逻辑学是研究诸事诸学的规则,应译名为理则学。
”严复在翻译约翰·穆勒的逻辑学著作时,首次将Logic音译为“逻辑”,但同时也译为“名学”,

http://sass.cn/109002/41253.aspx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3 15:07:36
uandi 发表于 2024-3-3 13:40
“秘密故、含义多故、此无故、顺古故、生善故”
五种不翻,是指由唐代玄奘法师所提出的翻译理论。
其具 ...
在诸多译名当中,我认为“理则学”一词是最为贴切的,毕竟那是依理而论的规则,理论的规则,所有学科的共同规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3 15:15:26
logic一词在中国也绝非“此无故”,所以必须意译,不能音译。

如果中国从来都是亚文明民族,从来没有过哲学,从来没有过讲道理的规则,那就符合“此无故”,就可以不译,就可以音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4 11:13:22
@uandi

追根溯源,条理清晰,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4 11:20:15
你的那一段“音译”,岂止看不懂,低劣到这种程度,简直是对翻译界的羞辱。

我这样回答,有没有满足你的“直截了当”的要求?

总该说说你举此例是想得出什么结论了吧!

@无知求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4 13:15:18
洀思珐1958 发表于 2024-3-4 11:20
你的那一段“音译”,岂止看不懂,低劣到这种程度,简直是对翻译界的羞辱。

我这样回答,有没有满足你的“ ...
音译等于没有翻译,这一点你终于能够确认下来了。很好!

“此无故”不得已而音译,这不是翻译界的耻辱。“此有故”却刻意音译,这才是翻译界的耻辱。

把西文logic音译成“逻辑”,这就是翻译界的耻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4 14:28:49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4-2-26 18:36
属加种差法,就是分门别类的方法,就是最基本的定义法,就是“孤立,静止,片面”的方法。如果没有这种方法 ...
你居然能从53楼的回帖推理出你想要的结论:音译等于没翻译   ???

我不愿意说你没有受过关于推理的形式逻辑训练,只是建议你再仔细阅读一下53楼的回帖。

@无知求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4 14:45:56
洀思珐1958 发表于 2024-3-4 14:28
你居然能从53楼的回帖推理出你想要的结论:音译等于没翻译   ???

我不愿意说你没有受过关于推理的形式 ...
“你的那一段“音译”,岂止看不懂,低劣到这种程度,简直是对翻译界的羞辱。”  这就是你自己说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4 16:53:40
此无故,也就是此地没有这个概念,那当然就没有相关词语,那就无法翻译。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不得已而音译。

另外,不同母语的音译也有所不同。比如说外国某些球队的名称就没有必要意译,都会采取音译,但粤语音译与普通话音译就有所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5 07:11:11
@无知求知


“你的那一段音译看不懂”,你就推理出“音译等于没有翻译”

你自己看看离谱不离谱?你不至于还让我给你解释违反了哪条形式逻辑规则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5 07:23:46
要注意语言与概念的区别。语言没有严格的界定要求,能在交流中意会就可以。学术理论中的概念则不同,它起码需要从符号、内涵、外延三方面严格界定。

你将logic翻译成“理则”这个语言符号,不是不可以,但你必须紧接着严格界定“理则”的内涵,并确保“理则”的内涵与原文中logic的内涵完全一致,不管是音译还是意译,这是共同的基本要求。你的“理则”没有达到这个基本要求。
@无知求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5 12:36:29
洀思珐1958 发表于 2024-3-5 07:11
@无知求知

音译也的确就是“五不翻”原则的产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5 12:46:37
洀思珐1958 发表于 2024-3-5 07:23
要注意语言与概念的区别。语言没有严格的界定要求,能在交流中意会就可以。学术理论中的概念则不同,它起码 ...
西文logic一词所对应的汉文也并非“此无故”。明明可以有与之对应的词语,那就应该意译,不应该音译,除非另有企图。

虽然音译也可以通过相当复杂的途径去理解它,但这就违反了爱卡姆剃刀原则,就会让思考变得很不经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