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邢不行的系列帖子“量化小讲堂”,通过实际案例教初学者使用python进行量化投资,了解行业研究方向,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必读文章】:《10年400倍策略分享-附视频逐行讲解代码》
【历史文章汇总】:https://bbs.pinggu.org/thread-3950124-1-1.html
这是邢不行第 110 期量化小讲堂的分享
作者 | 邢不行、密斯锌硒
常看我文章的读者应该能发现,我介绍过的量化策略大多都会在开盘时买入。
比如小市值策略和散户反着买策略:
小市值策略文章
散户反着买策略
它们都会在每个周期的第一个交易日开盘去买入相应的股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我们为什么会选择开盘而不是收盘或盘中买入呢?
毕竟印象中大A经常高台跳水,开盘买入不就意味着亏损吗?
这其实和股市中的某个常见现象有关,了解这个现象,对做量化及手工交易都有启发,下文我们就来做相应的介绍。
01
A股低开效应
1、A股行情一直以来A股都被戏称为国家一级跳水运动员,非著名速降自行车手,3000点高地常备役守军。
谁让我们遇到的行情总让人一言难尽:
尤其行情较差时,大家都习惯了大A低开,即使偶尔高开也会低走。
我也问过有一定交易经验的朋友们,在他们印象中大多数时候大A都是低走的。
这样的感觉是否正确呢?A股是否真的存在低开效应呢?
我们是做量化交易的,不能只凭主观直觉去判断。
还是要找来A股历史数据,借助Python代码,去看A股是否真的频频低开。
这也恰好是决定策略是开盘买还是收盘买的关键所在。
2、“开”/“走”定义要进行这样的验证,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低/高开、低/高走。
具体定义我已帮大家列示如下,就不多加赘述了:
了解了相关定义,我们就可以找来上证指数交易数据、编写相应的Python代码,统计历史上大A的开盘表现。
接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