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624 2
2024-03-20
人们平常更多的是看到所谓书本知识,自以为学了书本知识,就等于获得了真知。其实这是大大错误的。真知来自于亲身的实践,没有亲身的实践,其所获得的知识,不过是假知,我称作假借的知。因为,那是依靠假借什么东西而获得的知。比如,没有吃过梨子,于是用所吃过的苹果所得到的味道,来理解梨子的味道。这是假借对苹果的亲身实践而获得的知,它是一种假知。而只有亲身吃过梨子,真正尝到梨子的味道,才是对梨子的真知。正像黑格尔说:“同一句格言,在完全正确理解了它的青年人口中,总没有阅世很深的成年人的精神中那样的意义和范围,要在成年人那里,这句格言所包含的内容的全部力量才会表达出来。”(《逻辑学》上卷第41页)就算是『完全正确的理解』,年轻人对事物的认识相对于阅世很深的人来说,那仍然是假借的知,而不是真知。
所以,尤其要警惕单纯读书所构成的假知,尽管读者自以为从读书获得了真知,但那并不是真知。要多实践,多到实际生活中积累经验,升华思维与思想,才有可能从这个世界中获得真知。所以那句话仍然是最正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想去亲身实践,只想呆在家里读书,那就没有资格获得真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4-3-30 13:48:58
这个问题太绕脑了,幸亏这个论坛不是哲学论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30 15:25:47
曹国奇 发表于 2024-3-30 13:48
这个问题太绕脑了,幸亏这个论坛不是哲学论坛。
呵呵,我讲的只是常识而已,揭穿了那些假知当真知的现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