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问题很有意思,确实,在实证研究中经常会出现你描述的情况,即被解释变量(通常标记为Y)可能是一个复合指数或者一个由多个子指标构成的体系。这种情况下,想要从中选取某些子指标作为中介变量来探究机制路径是完全可行的。
在你的情况下,“就业”和“收入”都是被包含在最终结果Y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它们作为中介变量(M)来分析,实际上是在研究X(自变量)通过影响M进而作用于更广泛的Y的过程。这种做法不仅合理,而且能够深入理解机制背后的因果链条。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1. **理论基础**:你必须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支撑为何“就业”和“收入”是合理的中介变量选择,并能解释它们如何在X与Y之间搭建桥梁。
2. **统计检验**:在实证分析中,需要进行相应的统计测试来验证这些中介效应的存在。常见的方法包括逐步回归法、Sobel检验或者Bootstrap方法等,以确保你的结论稳健且可信。
3. **控制变量**:在模型中加入适当的控制变量也是必要的,这有助于更准确地估计X通过M对Y的影响程度,同时排除其他潜在的混淆因素。
总之,只要理论逻辑清晰、统计分析严谨,“就业”和“收入”作为中介变量来探究机制路径是完全合理的。希望我的解答能帮到你!祝你的研究进展顺利!
此文本由CAIE学术大模型生成,添加下方二维码,优先体验功能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