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计算说明:
计算公式: 产业结构整体升级=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 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 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泰尔指数):
产业结构合理化指的是产业间的聚合质量,它一方面是产业之间协调程度的反映,另一方面还应当是资源有效利用程度的反映,也就是说它是要素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耦合程度的一种衡量。就这种耦合而言,研究者一般采用结构偏离度对产业结构合理化进行衡量,其公式为:
式中, E 表示结构偏离度, Y 表示产值, L 表示就业, i 表示产业, n 表示产业部门数。根据古典经济学假设,经济最终处于均衡状态,各产业部门生产率水平相同。而由定义, Y /L 即表示生产率,因此当经济均衡时, Yi /L i = Y /L,从而 E = 0。同时, Yi /Y 表示产出结构, L i /L 表示就业结构,因此 E 同时也是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耦合性的反映。E 值越大,就表示经济越偏离均衡状态,产业结构越不合理。由于经济非均衡现象是一种常态,在发展中国家这种情形更为突出,从而 E 值是不可能为 0 的。但是,结构偏离度指标将各产业“一视同仁”,忽视了各产业在经济体的重要程度,同时绝对值的计算也为研究带来不便。为此,我们引入了泰尔指数。泰尔指数又称泰尔熵,最早是由泰尔( Theil and Henri, 1967) 提出,一些学者将之用于地区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王少平和欧阳志刚, 2007)。我们发现,泰尔指数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度量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指标。本文在他们的研究基础上对泰尔指数进行重新定义,其计算公式如下: 3、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 4、数据范围:全国31省 5、数据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