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新手入门区
2508 1
2011-09-16

官僚政治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跨越“卡夫丁峡谷”启示(15)

   近几个月来我不厌其烦地探讨了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和李约瑟对中国古代传统的理论。其目的是证明中国几千年来的经济形态是亚细亚所有制!现在人们大多接受的是几千年中国是封建社会,因此,不理解亚细亚所有制。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认为我的探讨是美化封建社会,是想让中国人民回到封建社会。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

   马克思、李约瑟之所以肯定中国国古代的社会是亚细亚所有制,是因为它是历史的事实,马克思、李约瑟的理论不过是对这个事实的科学的阐述。历史的事实是铁板上钉钉永远不可改变的!所以我认为,我们的争论,不应该从理论出发,而应该从事实出发。应该用历史的事实证明马克思、李约瑟的理论是否正确,而不是简单采取否定的态度。如果你能用铁的事实证明马克思、李约瑟的古代亚细亚所有制的判断是错误的,那么你就是为中国人民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认识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夏朝和商超,是奴隶社会,这一点几乎没人反对。中国的周朝是封建社会,这一点都是公认的。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奴隶主和奴隶,封建贵族和农奴是对立的阶级,完全符合《共产党宣言》中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这种斗争表现为“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剥夺了封建贵族的土地所有制,实行的是皇帝一统天下的郡县制。这种郡县制的主要特征就是全国的土地归皇帝所有,也就是归国家所有,也就是公有。全国农民都固定在村社组织中,这种村社组织一直延续到今天。马克思、李约瑟到把这种村社组织看作是由村长和族长共同管理的自治的生产组织。这种村社自治的生产组织不仅为农民自己生产生活资料,而且为社会、为国家生产生活资料。这种自治的生产组织和皇帝的关系是,皇帝是全国的大管家负责水利事业和公共事业,而村社组织生产的产品,一方面供村民自己消费,另一方面为皇帝提供贡税和劳动力,从而维持皇帝国家的生存。而这种自治的生产组织正是共产主义的基层组织的古典形态。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马克思、李约瑟把中国古代的所有制叫做亚细亚所有制。

   问题是,皇帝一个人甚至包括皇族,是无法管理全国的生产和生活,在这种条件下,就需要一部分人代表皇帝实施管理。这就是著名的官僚制度。这种官僚制度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全国的村社组织进行管理,这种管理主要是收取贡税,摊派劳动力,自然也包括防止农民造反。这种官僚制度从秦始皇开始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在村社组织中,一般来说,大多数是以族群繁衍下来的。中国几千年来大多数家庭不是实行长子继承权,而是平均继承权(以男子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土地集中到少数人手中是很难实现的。(这里必须说明,到了1840年以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加之村社中族群的势力越来越消退,在这种情况下就必然出现大地主,并因此造成了大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从而造成了中国革命的动因。毛泽东紧紧抓住的就是这种阶级矛盾和斗争,并发动农民革命取得了无产阶级的胜利。)

现在要问:在几千年的亚细亚所有制和村社的自治组织中,阶级矛盾是如何表现的呢?马克思、李约瑟都认为,和中国农民对立的是皇权,天高皇帝远,农民并不是直接的和皇帝打交道,而是和皇帝派来的官僚打交道。所以,和中国农民对立的是官僚。这个官僚就是皇帝经过考试制度选拔出来的知识分子,因为官僚不是固定不变的,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是流动的,所以官僚只能看作是一个阶层,不能看做是一个阶级,虽然它代表皇帝行使职权,但是他的经济基础是变动的,不像封建贵族那样世世代代相传的,有官就有经济基础,没有官就没有经济基础。同时他是受皇帝控制的,皇帝用他就是官僚,不用他就不是官僚。正如李约瑟说的,只要他的家族不再产生官僚,那么就消失了。由此可见,中国几千年来阶级矛盾只能表现在农民阶级和皇帝家族的矛盾。至于村社中的大地主由于受到家族势力的影响,不可能像贵族那样世代相传,而只暂时的现象。所以,如果把几千年的历史看做封建社会,那么几千年的村社组织中应该存在像西欧那样的古堡建筑,可是中国很少见到。与此同时,如果存在封建贵族,那么,农民必然要变成农奴,必然要出现农民和土地的分离的情况,可是事实是几千年来中国的村社中的农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同一个地方,由此可以证明中国农民并没有像西方那样变成游民。这也就是亚细亚所有制的基本特征。

以上所述,可以认为,中国几千年的亚细亚所有制就是中国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是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既排斥商品生产,又阻止资本主义的产生。这就是中国几千年停滞不前的原因。

现在要问,在几千年的亚细亚所有制社会中,中国社会的矛盾表现在哪里呢?(这里要说明,在1840年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表现在中国农民和半封建半殖民地即中国的大地主和外国资本家的矛盾,列宁毛泽东的判断完全是正确的,是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的。)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中国人民和官僚政治的矛盾。

几千年来,皇帝利用官僚治理国家,直接和农民打交道。正如李约瑟说的由于“提取回扣”这个原因,造成了官僚阶层和农民的矛盾。造成了梁山英雄好汉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事实。提取回扣的传统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一直到现在。

   我们说,亚细亚所有制是中国几千年的经济形态,那么,官僚政治就是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制度。亚细亚所有制对中国农民来说是有利的,也就是对中国被统治阶级是有利的。而官僚政治对皇帝对中国的统治阶级来说是有利的。可以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皇帝官僚政治的历史,因为官僚大都是由中国的知识分子组成的,所以知识分子所写的一切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都是记录统治阶级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的。而劳动人民的历史则表现为劳动的历史,表现为生产的历史。这个历史被马克思被李约瑟表述出来了。可是在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中却很少看到。所以为了理解中国几千年的亚细亚所有制,就要理解中国的官僚政治的情况。关于官僚政治的情况,我认为王亚南同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进行了表述。王亚南同志是在解放前出版这本书,主要内容是中国古代的官僚政治情况和国民党时期的官僚政治情况。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认识到历史上的官僚政治是如何沿袭下来的,也可以认识到直到今天的官僚政治的残渣余孽,甚至可以认识到旧的官僚政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表现形态。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研究课题。为了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我对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的研究》进行了摘抄。现发表如下:

      劳动者2011年9月16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9-16 12:06:34
这篇文章就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