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304 11
2011-09-16
首先恶意攻击者退避。

直接切入正题吧,即流通领域分享剩余价值的问题。按资本论里的逻辑,商品售卖者本身不创造价值,其收入从生产者的剩余价值中扣除。打个比方说,一把菜刀,卖120元,但生产者卖给零售商的价格是100元,那么马克思即认为菜刀价值是120元,已经被生产者生产出来了,而零售商则是“分羹”,好将菜刀卖出去。一把菜刀不可能有两个价值,即100元的价值和120元的价值。
但问题来了,流通领域并非是毫无用处的,其存在是有意义的。没有零售商,那么生产者就得亲自售卖,这要付出更多的成本。零售商的交易等活动的成本,同样要加入到商品的价格中来,构成最终的价值。更何况生产商与零售商的交易,也可以算作是市场交易,市场交易的原则是等价交换。那么低于市场价格的交易就不能存在。
如此说来,资本论的逻辑就应当改变,不是生产者创造出了价值,而让流通部门分享价值,而是每一个必要的环节,都在创造价值,将这一环节的劳动反映到最终的商品价格中去。
推而广之,商品售卖,簿记等费用,都是要构成商品价值的,其劳动是要追加到商品价值中去的。而生产管理同样如此,经济体系越完善,簿记等“非生产费用”的重要性就越凸显,其不可或缺,不可减除,那么它也就是生产性的。

另外一个流通领域分享剩余价值的问题,即“理发师问题”,理发师向被理发者收费,是分享了理发刀的剩余价值吗?如果是这样,那么生产理发刀的工人的劳动价值就是大大的。但理发师不仅仅是在消费理发刀,将理发刀的价值转移到理发者的脑袋上,他本身是在劳动,其劳动耗费或许大大超越理发刀本身的价值。其服务是有价值的,其在理发刀成本的基础上追加的理发价钱,根本不能用分享剩余价值来解释,只能解释为这是理发师本身创造的价值。
这样一来,生产与流通,就置于一个平等的地位。马克思的“分享剩余价值”的设计,本身是以生产者为重。似乎生产劳动天然地要比流通中的服务劳动地位尊贵。将流通领域的劳动者的劳动价值作为生产领域的劳动者剩余价值“恩惠”的结果,本身是说不通的。如果这样的“分享剩余价值”的设计有什么用处,能看到的就只是生产与流通的关系中,要不断压缩流通成本,缩短流通环节所占据的时间,才能使整个过程更加高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9-16 16:41: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16 17:20:58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1-9-16 16:41
如此说来,资本论的逻辑就应当改变,不是生产者创造出了价值,而让流通部门分享价值,而是每一个必要的环节 ...
你认为的进步是什么?说说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16 20:13: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16 20:41:15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1-9-16 20:13
“如此说来,资本论的逻辑就应当改变,不是生产者创造出了价值,而让流通 ...
抛砖引玉,这只是一个不成熟的论点。如果有理论更加高深的人反对,那么我洗耳恭听。对资本论的论点每作出一个怀疑或者否定,最担心的事情就是没人反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17 07:58:00
老早就跟你讨论过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问题。现在才觉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