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820 3
2024-06-07
<br>
和谐世界的形成,并非个人“自由”和个体主义的结果,而是人与人互相尊重平等互动的结果。<br>
辩证博弈,就人与人之间趋利避害抑恶扬善的互动,不管是相生相克,还是相辅相成,双方都要根据“公道自在人心”的那个【公道】标准,进行辩证互动,才能形成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利害平衡、和谐共处的自发秩序。<br>
不讲公道,就只能内卷,陷入“人与人的战争”状态。<br>
作为一种秩序,自然有一套自己的分辨好坏优劣的标准,才能具备抑恶扬善优胜劣汰的功能,这个标准若是选得不对,那就要助纣为虐逆淘汰了。<br>
辩证过程中,对文明道德行为的认同与响应,就形成人与人平等相待互利互惠的互动,由此形成和谐相处的秩序,这是双方发自内心的自愿的,也就是自发的。<br>
对野蛮丑恶行为的憎恨与响应,则会形成群情激愤同仇敌忾的谴责和反抗,迫使丑恶行为改邪归正,但凡良心未泯的“坏”人,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都会浪子回头改邪归正,这就是自发秩序的纠错机制,也是市场秩序的优胜劣汰机制。<br>
但是,对丧心病狂追求绝对权力控制,一意孤行要做人上人的霸王,则不能指望他良心发现回头是岸,也不能反抗他的流氓霸王行径,只能臣服,因为你的实力不足以抗衡他的暴佞。<br>
霸王自恃手中的武力,逼着大家不得不舍弃人格尊严,臣服于霸王的王法和秩序,这就不是自发秩序,而是大王人为制定强加于别人的秩序,因为它不符合一般性要求,不能一视同仁约束所有人,而是一种厚己薄彼制造阶级矛盾的双标规则和秩序。<br>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霸王他不是按照统一的“偷窃逻辑”标准,对所有偷窃者一视同仁加以处罚,而是以个人喜恶为标准,对偷窃者区别对待,形成“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上尊下卑”的阶级等级和双标规则,个人喜恶,是对善恶是非标准的主观认定,实际上颠倒了善恶是非的客观标准。<br>
其实客观跟主观的区别就是,多数人跟少数人的区别。<br>
对偷窃行为,其实人人内心都痛恨,这就是客观。<br>
为何窃贼只痛恨别人偷窃自己,不痛恨自己偷窃别人呢,甚至千方百计掩盖自己的恶行,颠倒黑白否认自己的偷窃行为呢?其实就是见利忘义,被猪油蒙了心,被金钱瞎了眼。<br>
所以说要真正客观认定事实的真相,只能遵循市场交易逻辑:好坏对错不由自己说了算,只能由交易对象说了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4-6-7 17:14:17
合理性分析 发表于 2024-6-7 14:19
<br>
和谐世界的形成,并非个人“自由”和个体主义的结果,而是人与人互相尊重平等互动的结果。<br ...
不讲公道的“辩证博弈”,就只能是内卷互殴,陷入“人与人的战争”状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6-7 18:47:24
合理性分析 发表于 2024-6-7 17:14
不讲公道的“辩证博弈”,就只能是内卷互殴,陷入“人与人的战争”状态。
公道,只是人们安慰自己的一剂安慰剂,仅此而已。
其实,【丛林规则】从来都没有消失过,只不过出现的时间、地点不同而已!
不管是社会、是团体、是个体,都必须遵循这个规则,即使是人为干预,也不可能改变这个铁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6-7 19:39:02
合理性分析 发表于 2024-6-7 17:14
不讲公道的“辩证博弈”,就只能是内卷互殴,陷入“人与人的战争”状态。
其实这就是苏东波崩溃的根本原因。
迷信丛林法则,以为可以与天,人斗,最后是斗死了自己。
生理上的老病死能逃得过吗?心理上做成大量人的悲剧,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

布衣中,问英雄。王图霸业成何用,禾黍高低六代宫,楸梧远近千官冢。一场恶梦。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