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完夏令营,前几天接到录取通知,一切都计划的很好了。但是昨天和深圳的师兄聊天,发现了很多没法接受的问题。现在正在犹豫要不要放弃外保资格,保送自己本校是不是更好呢。。。
深圳和北京课程差距太大,而且几乎没有什么金融讲座和选修课等。老师一个月飞到深圳上一次课,每次连上两天,上完走人,纯粹填鸭式教学。。。
就业方面,在深圳有拿着港大北大双学位的汇丰商学院,而他们也是一大部分毕业前需要长途跋涉回北京找工作,在深圳没有多少国际性金融名企招聘会,而到了香港也没法和本土的港大等竞争。而我们连汇丰都竞争不过,怎么在深圳和香港和他们竞争?
清华经管老师给出的答复是北京深圳两地的金融专硕的培养目标的确有些不同。课程安排方面因为异地办学也没法做到一致。难道清华这样一个金融专硕定位就是和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竞争去普通商业银行的分行吗?
我本科时京区的985,尽管学校一般,但是在北京工作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但是不知道跑到深圳,到时能不能方便参加北京这边招聘会。。。始终还是感觉最好的金融企业把招聘会都设在北京上海了,在深圳广州的招聘会太少了,而且也不太可能会为了我们90个毕业生召开招聘会。。。如果跑到汇丰参加,却要面临被鄙视的可能。。。学费我不在乎那13万,就业是也不在乎那三四万路费回北京找工作,但是真的不想被鄙视。。。
听师兄说,清华经管院为了避免因为两地课程差异太大,深圳学生闹事,已经限制了北京这边金融硕士的课程,力求两地课程安排相似。。。现在他们准备罢课了。但是学校给出的答复是异地办学,最初的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本来就不同。。。
难道清华真的要把“真维斯楼”的精神用在金融硕士上吗?
现在尽管基本确定放弃了,但是还是感觉挺可惜的,但是自己真的没法接受这种种真相。。。
希望得到各位前辈的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