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5163 115
2011-09-18

  原标题:“一巴掌拍死天下为菊——一个不入流的经济学初学者的分析  ”。由于言辞过于激烈和充满歧义,最终被斑竹修改为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标题,这也是我所同意的。



本人严重申明:第一,此文并不是檄文,也没有攻击相关人士的任何企图,仅供大家一种习以为常的看问题的方式。

                        第二,我是在讨论这样一件事情:大家为什么喜欢围观,然后群起而攻之一些人!我自己坦诚,里头有些言辞过于激烈,听起来不舒服,但我的初衷是想尽量把这里的分析搞的轻松一些。

                       第三,本帖子大力欢迎各位朋友的封杀、围堵、辱骂和人身攻击,因为这是我发帖子必须承担的成本。



       一个硕士研究生,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发表那么多文章,暂且不管其质量如何,单凭其发表论文的数量和干劲,也足以让一些所谓一流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汗颜。值得鼓励的是,从其所公布的期刊来判断,他的有些论文还算过得去(我没有看他的文章,只是根据其所公布的期刊而言。)至于其在前些时间所引起的围观和误解来说,我倒以为他不必太在意,因为其他人也未必在意这件事。从我的角度来看,刚刚入学术圈的小朋友炫耀一下境况也没什么不对。这好比从未谈过恋爱的小屁孩,总是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喜欢的女孩子的照片一样,那种炫耀对于一个刚入情场的孩子来说,具有无限的满足感和难以想象的刺激性。其实,搞学术也就这么回事,O(_)O哈哈~但问题是,这管别人屁事!即使他喜欢并不意味着别人也喜欢!关键是谁知道那照片是PS的,还是真实的呢?最后一点,是最要命的,也是我分析的重点。就我而言,我才懒得关心天下为菊那点名不见经传的事,我只是想借此机会清洗一下人大经济论坛长期以来已经所丧失的学术氛围。这个不必我多说,只要大家看看上面所充斥的灌水帖子就一目了然了。就此而言,天下为菊总是拿自己那点破事出来吆喝,实在让我感到莫名其妙。如果我是论坛的斑竹,早把他封杀了。不再赘言,我只想分析人们为什么总是习惯于用一巴掌拍死的行事方式,也就是所说的不分青红皂白的行事方式,而不是辨明是非的行事方式呢?天下为菊就为这种围观不知所措。他真的太想出来冒个泡,给大家汇报他近期的科研成果,却又怕大家围而攻之,所以憋的非常难受。但是它今天终于还是按捺不住他那往常的激动心情和他那喜欢和别人分享成功经验的大公无私热情,O(∩_∩)O哈哈~

       因此,我的话题还是从天下为菊说起。今天我又看到他出现在论坛的“二人最佳人气”栏目里。他究竟是说了什么类似“语不惊人死不休”那样惊心动魄的话,竟然能引起这么多人的围观?我非常好奇地打开一看,上面非常珍惜地写着几个小字:“低调好啊,做个低调的好孩子!”当然还有两个非常难受的表情(https://bbs.pinggu.org/thread-1180092-1-1.html)。这种表达方式很有意思,好比有人站在5公分高的讲台上威胁别人说:你要是再过来,我就跳下去摔死自己。虽然听上去很有震撼力,并有可能仍然引起人们的同情和围观,却充斥着难以置信的矛盾。前几天,当天下为菊被围观的时候,他有“大丈夫一去兮不复返”的英雄气概——我自己也可能会因一时的冲动而撂下这样的誓言,或许你也不例外!其实,他在当时有两种选择:一是想说就说,气死别人;二是装着不说,憋死自己。在我看来,这两种选择都是最优的,只要适合自己的性格和脾性就好。可惜,天下为菊当时是准备憋死自己,今天却出来气死别人。这属于经济学上的典型的“时间不一致性”问题。大家都明白。这是非常正常的行为,因为在一个缺乏有效监督的社会里,人们可以信口开河并最大化自己的满足感,但是却不必为此承担即使很少的吹牛成本。为什么?因为没有人实施相关的惩罚成本。但是,我很好奇的是,人大经济论坛不是可以执行这种惩罚吗?可能由于实施成本太过于高昂,人大经济论坛显然没有这么做。说实在的,这真没什么,因为你人大经济论坛不这么做,总有竞争性的组织或个人来做这件事,只要对他自己有利。所以我们就会看到,有人曾经提出了质疑。不过,很有意思的是,人大经济论坛似乎并不支持这种质疑的声音。例如,在一个回复中,一个区版主非常斩钉截铁地鼓励天下为菊说:“为了保证版面秩序,也为了保护你的权益,如果有谁公开或者私下人身攻击你,请积极举报。”(参见第27楼)

       但是,我觉得人大经济论坛的部分斑竹犯了经济学上的常识性错误。大家监督、围观,甚至人身攻击一些人,说明这个社会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也就是说,社会上的各种人混杂在一起,很难分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对此,人们的简单也是最明智的反应就是把好人和坏人一起拍死。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呀,柠檬市场、保险市场不是充斥着这样的实例?劣币驱逐良币不也是随处可见?就学术界而言,或者就发表论文而言,由于鱼龙混杂的现象特别突出——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人总是占了当今社会的绝大多数——大家可谓是真假难辨,是非难辨,所以他们只好对所有那些喜欢夸夸奇谈的人围而攻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大家的这种围观和一巴掌拍死的策略是一种节约信息搜寻成本的理性行为:与其花费大量信息搜寻成本辨别真伪,还不如全部拍死,因为在这样的社会中,反正总有很多“素人”被拍死。说到这里,我们又该如何解决这种困境呢?其实不用我们想办法,教科书已经告诉我们了:既然信息接受者无法辨别信息真伪,那就需要信息发送者向别人证明自己是真品,而非赝品。当然,你不能一句我是真的就了事,信息发送者还得提供某些抵押或者担保,这方面的例子在诸如二手车市场俯首即是,不必我在这里赘言。

        最后,我还要提醒大家一下,在当今社会,你如果把知识装在肚子感觉憋得难受,你就大胆的和大家一起分享吧,但是你必须承担由此给你造成的各种成本,包括被人肉搜索的成本和人身攻击的成本——大家都是搞经济学的,都明白谁享受成果谁就承担责任这个道理。如果你自己感觉自己很牛气,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那种豪情,那就向别人发送信息吧,把你和那些下三烂区别开来,并享受由此带来的各种租金吧。否则,你就做个正儿八经的书呆子,每天傻傻的宅在屋子里自娱自乐吧!千万不要做以下蠢事:用真名说假话,用假名更说假话。因为你不可能在不告诉别人你是谁的条件下享受由此带来的满足感。不是说不可以,而是说这样做的成本太高,高的你可能无法承受。所以我们就会看到,很多活的非常痛苦的人往往是那些不想承担成本却想获得利益的搭便车者,因为通常情况下,这是很难做到的。如果你今天发誓说:我今后一定要夹起尾巴做人,那么你今后就夹起尾巴吧。如果有天你感觉自己的尾巴翘起来了,那就说明你食言了!食言意味着什么?其实也没什么,只是表明你自己都做不到,你还指望别人做什么呢?什么意思?不要埋怨别人了,好好走自己的路吧。人生苦短,吹牛没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9-18 09:35:48
凑凑热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18 09:43:23
搬上板凳前排坐等楼主被围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18 09:43:34
分析得相当精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18 09:44:25
信息不对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18 09:44:37
最烦那种教训别人“低调做人”的
有人愿意低调,有人愿意高调都是他们自己的事
至于以后牛不牛,跟低调还是高调更没有必然联系
lz晚生了40年,如果赶上wenge年代,一定是搞政治运动的好手
看到路上有人穿着带点颜色的衣服,就恨不能上去给别人拔下来换件灰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