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576 0
2024-07-01

4891.星际磁场与物质能量的交流

2024.7.1

发电机产生的电能来自哪里?地球上的磁场温差来自哪里?恒星上的熊熊烈焰来自哪里?庞大的星系为什么可以悬浮在太空相对稳定的位置?答案只有一个:星际磁场的存在与物质能量的交流。

宇宙是物质的,基础是正负电荷的存在。同电相聚产生正负电子,正负电子的对偶聚集产生光子,不同光子的极限聚集产生正反质子和质子、中子对,正反宇宙射线和与宇宙射线物质相同的初始星球,组成类似光子的对偶星系,产生星际磁场,开始星际物质能量的交流。

星际物质能量的交流会使原始星球气化,产生爆炸和梯次重力环境,完成化学元素的重组,转化为现代星球。这一过程相对短暂,主星损失大量物质,却是庞大星系形成的必要过程。所谓超新星现象,很可能是庞大星球的元素重组过程。

任何物质的聚集都存在一定范围的极值现象,不可能整个宇宙的物质聚集在一起,宇宙也就不可能形成于一次奇点的爆炸。

宇宙是我们生来就要面对的现实,是长期演化的结果,立足现实研究宇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电荷有正负之分,物质就有正反之别,并且相对集中,就会产生电子、光子、核外电子、化学元素和星球、星系。星系不是万有引力的随机组合,而是正反物质星球对偶聚集形成的系统,分别偏带正负电荷,聚集正负电荷和正反物质,交流正负电荷和正反物质宇宙射线,共同成长。

以太阳系为例:初始太阳系可能只有四颗行星,说明初始太阳可能有五个对偶层次,九周期化学元素(初始层次可能由前五周期的54个化学元素组成,以后每一周期的32个或若干化学元素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层次)。伴随层次的增加,又渐次有了四颗类地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四颗初始行星也有了自己的卫星系统。说明星球、星系形成以后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为我的星球、星系成长说。成长的物质来源主要是星际磁场和更加广阔的太空,类似发电机产生电能来自星际磁场一样。

说了这么多主要是否定“聚变能”,说明恒星上的熊熊烈焰来自星际物质能量的交流。氢气再多,一次爆炸也会所剩无几。地球都不是气球了,恒星还会是气球吗?根据现在的太阳系分析,太阳目前可能有十一个对偶层次,十五周期化学元素。宇宙射线都已经完成的“氢-氦”聚变,怎么可能成为太阳能量的主要来源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