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00上市公司企业避税程度指标计算Stata代码(数据和结果)
点击进入作者个人主页后,查看记录可免费获取上2000--2023上市公司年度信息常用指标(指标见文末)
前言:
原始数据的各项指标由楼主自行整理自权威相关数据库汇总而成,仅供参考使用。使用时请以自己获取的数据为主,并参考相关计算代码进行操作,得到自己的计算结果。
为提高数据的有效性,进行以下数据处理:
选取2000-202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并按以下程序筛选:
(1)剔除金融企业;
(2)根据需要判断是否剔除 ST、PT 企业;
(3)数据缺失处理.
(4)对主要连续变量‚将处于0—1%和99%—100%之间的样本进行 winsorize 处理
(5)保留A股数据
计算依据:
避税程度的衡量
避税指标的衡量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指标是使用企业的实际所得税率及其变体,另一类指标则是使用企业的会计一税收差异及其变体。
使用实际税率来衡量企业避税程度的方法较为常见,而使用会计一税收差异来衡量避税的方法则归因于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逐步分离,导致企业可能利用会计一税收差异来规避所得税成本。为了确保结果的稳健性,我们使用了上述两类指标来衡量企业的避税程度。
在第一类指标方面,与国外的税收政策不同,中国的上市公司享受着广泛的税收优惠,从各公司的名义税率不尽相同(吴联生,2009),而且2008年的所得税改革也使得我国的基准所得税率发生了变化。因此,各公司的实际所得税率并不能很好反映其避税程度。
我们使用名义所得税率减去实际所得税率的差额来反映企业避税程度。该差额越高,则企业避税程度越高。此外,Dyrengetal.(2008)认为,为存在税收返还以及企业和税收征管部门的税务纠纷可能会持续好几年,所以仅仅使用当期的实际税率衡量企业避税并不恰当。为此,Dyrengetal.(2008)提出使用多期实际税率的平均值来刻画企业避税。借鉴这一思想,我们还采用了“名义所得税率与实际税率之差”的五年平均值(第t-4年至第t年)来衡量企业的避税程度。
在第二类指标方面,我们采用会计一税收差异来刻画企业的税收规避程度。
具体而言,等于(税前会计利润应纳税所得额)/期末总资产。应纳税所得额=当期所得税费用/名义所得税率。越大,意味着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越大,从而企业越有可能从事避税活动。此外,我们还借鉴了DesaiandDharmapala(2006,2009)的方法,使用扣除应计利润影响之后的会计一税收差异来刻画企业的避税程度。
计算结果
参考文献:叶康涛,刘行.公司避税活动与内部代理成本[J].金融研究,2014(09):158-176.
购买本资料无偿赠送原stata参考代码、原始数据。
2000--2023上市公司年度信息常用指标
指标包含:股票代码 证券代码 year 证券简称 AB股标识 成立年份 公司上市年份 是否ST或PT 行业分类 纬度 经度 所在区县 所在地区 股权性质 行业代码 省份 注册所在地 办公地经度 办公地纬度 公司性质 是否为国有控股 注册具体地址 经营范围 上市日期 上市状态 退市日期 统计截止日期 董事会人数 董事长持股数量 董事长持股比例 董事会持股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