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号,本人参加了在济南召开的数量经济学年会。今年年会数量经济界大腕可谓如云,如张晓峒老师、高铁梅老师(国内EVIEWS教材先驱)、李子奈老师(计量经济学基础一书早期颇受欢迎)、萧政老师(Journal of Econometrics 主编)、汪同三老师(社科院数经所所长)等。虽群贤毕至,但组委会的组织却让人失望: 第一,会议场所安排。今年参会人员有三百二十多人,而会场却只能容纳两百人。虽组委会临时加了些椅子,但还是不能解决燃眉之急。不禁要问,组委会人员16号干啥去的。16号是报到日,可以说大部分参会人员都在这天到达济南,组委会也在舜德大厦、石岛山庄都设了接待处,理应知道参会人数,找一个相应人数的会场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一个晚上的时间啊,别跟我说以9月5号的回执单为标准)。后来一个师兄道破天机,承办单位山东社科院存在官僚作风严重,导致办事效率低下。
第二,论文入选问题。今年我有两篇论文入选数量经济学年会,虽不说有多好,但也还能凑合。当我收到某一小组论文负责人的Email回复时,查阅附件发现,文章良莠不齐,格式乱七八糟,投稿方向名不副实。当时,我以为该位负责人只管接受论文,不负责论文内容审查。但当拿到年会论文集后,发现大部分组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唉,如果这样下去,数经年会质量会每况愈下,至于参不参加,大家自己决定吧。
第三,论文小组讨论。今年我也做了报告,发现在第x组做报告时,该组除我一个人用ppt报告外(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吧),其余报告人都照着自己的文章选读,该组负责人对此也非常恼火。茶歇之后(说句实话,茶歇是西式的,感觉不错),我去第z组看了看,令我诧异的是,该组报告人只有个位数分钟展示自己paper,讲完之后也没有听者评论,接着就是下一位报告人陈述自己的paper,向记流水账似的,一个接着一个,让听者感觉乏味。个人认为这根组委会场所安排较少有关,去年中国经济学年会可安排了多场小组讨论会。
时间不早了,就写这么多吧,希望组委会能吸取经验,真取办好2012年数经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