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农林经济学
2140 5
2011-09-22
       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怎样保证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中农业不受削弱,这是当前和“十二五”时期需要着力把握的一个核心问题。当前,特别是“十二五”时期,如何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以下一些问题:
   
   1.关于主要农产品供给问题。今年是我国自然灾害较重的一年,先后大面积发生严重干旱、低温与洪涝灾害,局部地区粮食减产,加上俄罗斯等一些粮食主产国暂停出口,社会上对粮食涨价的担心越来越重,对粮食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在供给方面,我国粮食连续6年丰收,连续3年产量在1万亿斤以上,表明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已经稳定在1万亿斤水平。在需求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粮食需求刚性增长,预计2020年粮食需求总量将达到5725亿公斤以上。综合分析,我国粮食虽然连续6年丰收,但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满足2020年的粮食总需求,今后十年每年至少要增产粮食40亿公斤。从确保供给面临的资源条件看,完成这个任务难度很大。农业资源短缺、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科技进步缓慢、生产方式落后、极端气候多发等问题在短期内不仅很难缓解甚至可能趋紧。由于资源条件和生产水平的制约,某些大宗农产品的进口量在急剧增加。2009年,我国进口大豆和食用植物油分别达到4255万吨、816万吨。某些重要农产品自给水平的下降,必然加大国家调控市场的难度,导致经济安全风险加大。因此,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千方百计立足国内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十二五”期间,要始终坚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切实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努力实现农产品供给总量平衡、结构优化、质量安全。

      
2.关于农民收入问题。改革以来,农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特别是近期连续六年快速增长,但农民收入问题仍是当前“三农”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仍在继续。从全国平均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点。2004-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7%,高出农民收入增幅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由6485元扩大到12022元,相对差距由3.21∶1扩大到3.33∶1。从发达地区看,城乡收入相对差距虽小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其缩小的趋势这几年却转为扩大。2004-2009年,上海市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27∶1扩大到2.34∶1,江苏由2.20∶1扩大到2.57∶1,浙江由2.38∶1扩大到2.46∶1,广东基本保持在3.12∶1。从农村内部看,农户之间、区域之间的农民收入差距较大。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基尼系数为0.3776,高收入户人均纯收入为低收入户的7.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省(上海)为最低省(甘肃)的4.2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复杂。与城市居民收入基本与经济增长同步、更能获得ZF支持相比,农民收入增长不仅受限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土地产出增长率下降、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经营规模小等经济因素影响,而且受限于市场化改革滞后、二元体制约束、ZF扶持偏少等非经济因素。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过程中,如果不能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将难以逆转。“十二五”期间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重要任务,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突出位置,提高农业和农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力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遏制。

      
3.关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今年春季的西南五省区大旱和最近许多地区遭受的严重洪涝灾害突显了我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硬伤,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十二五”时期必须把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着力点。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建设沟渠、毛渠,力争完成基本农田渠系改造,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根本性措施来抓,加快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研究推广节水技术和抗旱品种。大力开展中低产田改造,积极支持土地平整、地力培肥、田间设施配套等建设工作,集中建设一批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以重大农业工程项目为载体,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新一轮“菜篮子”建设工程、标准化畜禽规模养殖场建设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大渔港、海洋牧场等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建设标准,夯实农业产业发展基础。

      
4.关于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问题。增强农业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让农民生产的产品卖得掉、价钱好,离不开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目前,全面准确及时反映市场变化的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仍然没有建立起来,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问题仍未有效解决。“十二五”时期,必须加快建立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相匹配的现代市场体系,重点是建设和改造一批区域性产地批发市场,支持产地批发市场储藏保鲜、物流配送能力建设,推动鲜活农产品安全上市、均衡上市。强化市场运行监测与信息服务,完善市场预警机制。加大产销衔接力度,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流通体系。要高度重视做好国际农产品贸易促进工作。针对国际农产品贸易领域发生的新情况、新变化,加强对主要农产品进口冲击和产业安全的监测预警,提高调控水平,及时实施贸易损害调查,研究建立产业补偿机制;做好多双边贸易谈判和涉农国际规则制订工作,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贸易秩序,促进我国优势农产品出口;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加大对企业和行业组织营销促销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稳定现有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5.关于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问题。科技支撑能力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环节。尽管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水平逐年提高、贡献很大,但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仍然不强,与农业和农村实际结合不够紧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主要表现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能运用到生产上的重大突破性成果较少;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滞后,一些制约体系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保障不足、机制不活、能力不强等问题仍然突出。“十二五”期间,为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加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强化农业基础研究和科技储备,积极抢占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等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大规模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集成推广良种良法,提升种业核心竞争力,通过提高单产水平来克服耕地资源限制。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关键是解决人、钱、事和责、权、利结合的问题。要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加强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强化推广机制创新,抓好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统防统治、新型适用农机、良种良法等重大技术的推广,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扩大服务面,不断提升能力、增强活力。

   
    6.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民富之基。目前农民工资性收入已占农民纯收入近40%,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在农村劳动力供给相对充足的情况下,供求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企业“招工难”与农民工“就业难”并存的局面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十二五”时期,要继续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鼓励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社保、住房等制度,促进符合条件的农民工有序在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制性障碍。

        
7.关于农村金融服务问题。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血液。近年来,虽然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农村资金严重外流、农民“贷款难”等问题仍未有效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十二五”时期,要大力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组织,积极推广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研究建立和完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加快建立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逐步扩大有效抵押物范围,建立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事业,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农业巨灾风险防范机制。

——节选自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与“十二五”需要研究的问题——在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9-23 14:17:06
眼前一亮,就是需要这些领导人的讲话啊,太谢谢楼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28 09:40:27
谢谢楼主!希望对我开题能有帮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14 14:23:43
都是些大问题,也是些老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留给哪些牛人和ZF官员研究的。对于搞农村经济的青年学者而言,要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小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14 14:24:02
都是些大问题,也是些老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留给哪些牛人和ZF官员研究的。对于搞农村经济的青年学者而言,要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小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14 14:24:51
都是些大问题,也是些老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留给哪些牛人和官员研究的。对于搞农村经济的青年学者而言,要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小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