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量化投资
753 0
2024-09-09

接上文

02

策略构建


1、研发费用指标

假设在每月末将股票按研发费用TTM从大到小排序,删除ST/退市/停牌股票后,选出排名前10的股票。

在每月第一个交易日开盘均仓买入,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清仓卖出。

再重新选择符合条件的股票,并在次月第一个交易日买入,如此循环往复。


13.png

研发费用TTM:最近4个季度研发费用总和


如在2024年3月29日选出研发费用TMM最高的10只股票,并在4月1日均仓买入,持有至4月30日卖出,并重新选择符合条件的股票。

如此即构成一个简单的量化选股策略。


14.png


要验证该策略最终是赚是亏,就需要借助全部研发费用历史数据和Python代码。

相关数据和代码已经帮大家准备好了,只需打开py后缀的文件,点击运行即可。


15.png


如果你需要这份数据和代码的话,可以在评论区留言,都是可以分享给你的。

2、指标效果

代表策略的橙色曲线从1元涨至1.19,略微跑赢代表大盘的沪深300指数。

但年化收益仅3.95%,最大回撤高达31.26%,收益甚至不如存进银行。


16.png


结果尚在意料之中,毕竟此处用到的研发费用数据为绝对值,存在一定问题。

比如很容易选到规模体量较大的超大型公司,其投入的研发费用远非小公司可及。


17.png


3、研发费用占比

因此一般使用研发费用占比指标作为代替(研发费用除以主营业务收入),指标越大代表公司越注重研发。


18.png


如下图中两家公司,绝对值角度公司A研发投入远高于公司B。


19.png


但从研发费用占比看,公司A仅为1%,公司B为10%,公司B相对更注重研发投入。

若从研发转为产出,则公司B获益相对更大。


20.png


买研发占比高的公司究竟能否帮我们赚取收益?

仅需在前文代码基础上稍作修改,点击运行即可。


21.png


如果你需要这份数据和代码,可以在评论区留言,都是可以分享给你的。

策略结果令人大失所望。代表策略的橙色曲线从1元跌至0.72,年化收益-7.18%,最大回撤52.66%。


22.png

策略和沪深300指数并称卧龙凤雏


至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不论是绝对值还是相对值,研发费用都无法作为独立的选股指标使用。


23.png


那研发费用就毫无用处了吗?


03

研发费用使用指南



1、策略改进

不妨思考如下问题:对酒店或餐饮行业而言,研发费用重要吗?

与其用一年营收的10%做研发,多开分店或许是更优解。

由点及面,研发费用对特定行业的确重要,但对许多行业却并非如此。

而前述策略均在A股所有股票中进行选择,对所有行业一概而论。更好的办法应是对行业做单独分析。

比如针对纺织服饰行业构建如下策略:


24.png


代表策略的橙色曲线翻了3倍,大幅跑赢了沪深300指数。


25.png


年化收益高达26%,而同期行业年化收益仅3.9%,实现了22%的超额收益,提升颇高。


26.png


再看建筑材料行业,年化收益23%,相比整个行业,超额收益有20%。


27.png


部分行业中研发费用占比甚至是反指,比如商贸零售行业。

年化收益-12%,最大回撤高达70%,大幅度跑输行业本身,可以说血本无归。


28.png


2、使用指南

综上所述,研发费用占比指标并非无效,而是在某些本不注重研发的行业,无法用它衡量公司好坏。


29.png


在一些特定行业,它就是一个及其优秀的财务指标。


30.png


上文仅例举了三个行业的案例,至于该指标在其他行业的表现,篇幅有限,就不做详细介绍。

结论我都整理到了Excel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都是可以分享给你的。


31.png


也推荐大家去探索一番这张表格,了解研发费用可以在哪些行业发挥作用,对后续选股也会有所帮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