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538 0
2011-09-23
同等质量的商品,消费者选择价格较低者;同等价格的商品,消费者选择质量较高者。在市场竞争的商品销售中,同等质量或同等价格的商品,消费者的选择可以直接用质量或价格的高低比较,得出一致的结论。如果价格不同,质量也不相同,就会出现高质量高价格与低质量与低价格的综合比较,对消费者的选择进行判断,就会出现高质量与低价格、低质量与高价格的不同性质的优劣比较,缺乏定量比较的依据。由于缺乏定量比较的依据,对高质量高价格与低质量与低价格的不同消费的商品对应群体,就难以定位。从商品是需求的形式表现来看,需求不定,商品形式难以表现。从商品的需求形式表现来看,如果排除价格因素,对于不同质量的商品,消费者选择质量较高的商品,更能表现出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具有经济性。所以说,对于质量的提高,是消费者经济水平提高的直接表现,表达的是消费的目地;反之,对于价格的较低选择,同样表现出经济性,但是,低价的经济性只表现在经济效率或能力,就是说选择价格低的商品,一是消费能力的制约,二是消费效率提高的作用,而并非是消费商品的最终目的。因此,在高质量与低价格、低质量与高价格的不同性质的商品优劣比较中,只要将商品使用的目的与商品支付的能力或效率,直接进行比较即可。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能力和效率是为消费目的服务的,因此,消费目的大于消费能力和效率。只要消费的目的不受消费能力的制约,消费者选择较高质量的商品。对于较高质量的商品,只有在同等质量的情况下,才会选择价格较低的,才有消费的经济效率出现;如果没有同等质量的商品的价格比较,较高质量的商品价格与较低质量的商品价格,不进行直接比较。对于较高质量的商品,是所有消费者的首选,如果消费能力不足,才会其次选择质量较低的商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