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f1984 发表于 2011-10-25 20:20 
两种力学是并行不悖的,但是从发展的过程来看却是框架的突破的结果。所以西方经济学如果不突破一般均衡的 ...
另外一般均衡显然不是实证的结果,是在一系列的假设下一种拓扑理论的数学游戏,和实际经济状况,也就是实证,没有关系。
----------------------------
运用数学仅仅是游戏?如果不是实证,那么已有的西方经济学的数据研究仅凭数学就可以玩自洽了?
马克思的方法是辩证唯物,绝对不是线性思维,是认识高级事物的方法。牛顿力学才是线性思维,原子力学就是辩证思维了
----------------------------
你的叙述是马克思主义的教条。
很多马克思主义者的辩证法认知也是机械的而非辩证的。
辩证法是信息不对称下(古代人类知识不足的情况下)发展出来的哲学观或方法论,而机械论(线性思维)是在信息对称下发展出来的哲学观或方法论。辩证思维的判断是保持不确定的,所以才会有“相对”和“转化”的概念,但是在决策上会选择已有信息下的相对确定(高概率),同时又认可另一种结果的可能性或相对不确定(低概率),比如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辩证法相对于机械论反而是低级的,这不是藐视,这是思维的发展规律。人类能够进化自己就是不断地将现实由不确定向确定转化,人类能够越来越准确的预测天气预报可不是依靠什么辩证法。
量子力学应用辩证思维的实质是人类能力的缺乏,这个和要求五千年前人预测未来数天或数星期天气的要求同样,在人类能力不足时辩证法有用武之地。
东方的辩证法才是真正的辩证法,而西方从黑格尔开始的辩证法已经是渗透机械论的辩证法,黑格尔用西方的形式逻辑为基础对辩证法进行了总结和梳理,恩格斯也不能跳出这种框架,即是所谓唯物辩证法就是机械辩证法,而不存在与机械论的对立。
但即使是这种机械辩证法,马克思也没有遵循。
辩证的内涵就是不确定,如果没有不确定,那么就不是辩证了。马克思经济学最终的走向是要对价值和经济进行清晰地界定,而不是在所谓的不确定中来选择和转化什么,在马克思的框架里没有不确定,他要的是确定,概念、量化(马克思也仅能局限在简单实例解释中)和体系全部都是线性化的,和我们学习的中学物理没有差别。马克思经济学对经济现象做了大量抽象,这种抽象要摒除各种不确定性,不可能允许什么一分为二(能够将价值分解成劳动和非劳动?应用了辩证法以后价值怎么就辩证不到非劳动要素的头上?)、质量互变(马克思经济学中如何体现质量互变?)或对立统一(价值和利润如果统一到资本而不是劳动上呢?劳动与资本的对立仅仅是分配上的,但是在创造价值和利润上是统一的,但是“此统一”怎么变成了价值全部归结为劳动的“彼统一”?),越是内核部分越是如此。马克思在不断运用线性思维,马克思的经济学再“辩证”也不可能认可成劳动创造的价值要变成资本的创造的价值,最终的结果是不允许辩证的,价值的创造只能来自于劳动。劳动就是马克思经济学的线性,马克思对价值和经济是做唯一线性归因的,其本质是没有辩证。如果是追求体系或者普遍联系,我感觉机械唯物论并不比辩证法弱。你在学习马克思经济学中真地应用了辩证思维吗?千万不要是照套形式主义的辩证法。
一个科学理论的灵感来源可以是辩证的,但是科学理论本身不能是辩证的,辨证了也就似是而非了。
很多人认为马克思应用了辩证法研究经济学那是一种错觉,是马克思主义灌输的,因为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非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者自动树立了与西方其他哲学对立的政治理念,而不是哲学本身,比如自封唯物辩证法比机械唯物论高级,明明是并存而不矛盾的两种方法论,变成了谁高谁低。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是单一方向的,即政治方向,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没有返程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