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007 0
2011-09-24

2668.视觉 干涉与图像重建

2011.9.24

我的上一篇文章发表后,有网友说那是小学物理问题,因为太空空无一物,没有折射发生,所以看不到光线,而地球有大气存在,所以可以感觉到光的存在。

不错,相对于地球环境太空近似于真空,却不完全真空,起码有太阳风存在,而风速与光速又相差十万八千里,光速完全超过风速,应该由于风的存在而显示出来,我们为什么看不到?

过于稀薄可能是一种解释,可距离和速度可以弥补密度也是物理常识,难道真空环境看不到可见光吗?可灯泡和灯管抽成真空并非黑色,通电以后我们也能看到其中的光线又如何解释?

可见光不过是一定频率和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而只要有电子和电荷的运动就会有电磁波发生,因此所有的物质都存在发光的可能,并一刻不停的与周围环境交换着电磁波!

问题来了:我们生活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即便是可见光也存在着相互的干涉和能量守恒问题,而何以单色光线的折射仍然清晰而没有按比例改变?恐怕单纯的折射理论难以服众,需要能量守恒和自发光理论加以补充。还有,就是我们大脑对图像信号的分析和重建。

我认为电磁波是电荷的一种存在形式,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电流,或所谓电信号,通过我们大脑这种超级生物电子计算机的分析重现丰富多彩的外部环境。没有生物大脑的参与分析,人类不可能相对客观认识周围的环境,而光线的强弱和色彩、层次也会混淆不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